合理消费木材就是最好的低碳行为
袁海云 《地板专家》杂志主编 凤凰卫视特约编导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全球关于低碳的话题愈演愈烈,中国更不例外。各大媒体报端整天的“低碳”,似有不说低碳就落伍一般。讨论低碳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目前已经出现了低碳话题泛滥和误导的现象。
有一学校为了低碳,让学生用U盘交作业,理由是少用一张纸就是多留一片森林。更有甚者,直接过起原始人的生活。
以此看出很多人对于低碳还存在误解和偏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低碳是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尽量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但是不是以降低现有生活品质来实现低碳。
有很多人一说到消费木制品就等于是不保护森林,就是破坏环境气候,其实不对。合理消费木材是最好的低碳方式。
水泥、钢材、塑料和木材四大建材各有优势,但从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木材是最具价值的材料。不管是生产和使用过程,木材都更具有环境友好与天人合一的和谐价值。
至于不合理消费木材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就像是一把菜刀,你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我们不能因为菜刀用来杀人了就永远不用菜刀,这显然是形而上学。
全球发达国家一向钟情消费木材,从生活起居到房屋建筑,再到工业材料配套。中国古代也是亲睐木头的,我们可以从气势恢宏的皇宫建筑和寺院塔楼找到这样的见证。但是上世纪50年代后,通过“四个现代化”来建设新中国这样的政治口号多少给我们的价值观带来了副作用——认为钢筋混泥土就是现代的象征,木材建筑就是落后的代表。现在肚子吃饱后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木材其实是我们与自然和谐长久的最好媒介。这种的幡然醒悟就是当前流行的返璞归真。同样的例子比如“穿衣服,不爱化纤爱棉麻”。很多人都知道,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化纤衣裳是最时尚的,但是现在棉麻衣服不但走俏,而且价格很高。再比如,90年代强化地板比实木地板的价格都贵,因为大家觉得强化地板是高科技产品,但是现在我们又回来了。实木地板其实最爱你的身体。
一个群体和一个人一样,一路走来不容易。观念行动难免偏离,但是能回归真本就是更不容易。
目前中国人均木材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我们这帮做木头生意的地板人好日子还长着呢!
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觉醒,我们地板人更应该珍惜大好形势,引导大众合理消费木制品,同时,在我们的产品生产和营销过程中,通过创新实现低碳,不空谈,此大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