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大众本位管理激活十亿农民
当我们在现代经济社会里找案例的时候,最典型的还是共产党创造的,它就是邓小平领导的农村改革。
文化大革命的集体制度下,大家都觉得不是在给自己干,没有积极性,生产停滞不前,国民经济到崩溃边缘,国人大部分吃饭成问题。
那个时候,我家在北京郊区,到了76年,初中的我们,还是经常放学回来没饭吃,当时基本是靠寅吃卯粮过活的,就是没吃的向大队借,有时候借到的是豌豆,有时候借到的是有点发霉的粮食,我想北京的农民尚且如此,外地的农村就更别提了,必然是更加凄惨,而5年之后,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邓小平老人家只是使用了分田到户,就彻底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
中国的土地还是那么多,中国吃饭的人口还是那么多,中国的农业技术也没有在5年时间有什么大进步,在技术上,基本还是靠天吃饭,不像现在有什么科学灌溉工程等等,那为什么就够吃了呢?
就是调动了10亿农民的积极性,怎么调动的?
如果让现在的管理者,管理当时的农业,他们提出的方法应该是发奖金给人,而生产队和集体还保留,但这种办法肯定是解决不了中国吃饭问题,邓小平的办法是分田到户,而不发一分奖金,为什么分田到户就能调动大众积极性呢?
理由就在于,他老人家认为,“让人民干自己想干的事”,就能彻底调动大众的积极性!这是何等英明,比西方任何管理学家的理论都高明,这是对人性本质彻底的感悟下,而得出的管理规律,事实证明它是正确的,而西方管理学,就从来没有得出任何一个永恒的结论!
中国农业,可以看成一个超大型经济组织,超大的集团企业,这么比起来,现代中国的任何企业组织,都没有它的规模大;邓小平老人家就是董事局主席,是管理者;这个组织的目标,是首先要让大家吃饱,吃好,而后还要供应城市工人吃饭,还要持续发展;从组织结构上看,每个家庭,就相当于大集团内的一个个小公司,每个农民就是一个员工;这个组织的管理,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最高管理者,不能直接命令和控制底层干事业的员工,就是说,邓小平老人家虽然权力最大,但是他却管不了任何一个最底层下属----农民,他不能命令人家干这个干那个,他的权力实际上不如我们现在的小企业家更大,更好使!既然不能命令和指挥,于是他依靠的是另外的手段,不去搞什么执行力,而是直接通过放手给农民自主,让他们自主发展,来彻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比执行力更高一个层次,就是无为而治,不用你指挥,他们自己都拼命干活。
事实证明,这个调动积极性的办法,更容易,更简单,更彻底,最终结果是,分田到户政策所到之处,吃饭的目标,几乎当年实现!
既然可以这样,为什么非要让人执行你的命令,增加执行力呢?
关于邓小平主导的农村管理,我们有一个图来表示
现在我们要分析的是,分田到户以后,确实解决了吃饭问题,那为什么农民还持续发展了,发展了乡镇企业,开始各种经济行为,并快速富裕起来了呢?
而吃饭解决之后,农民才真正自由了,彻底地发挥出农民自己的积极性了,而在吃饭问题解决以前,虽然农民是自由的,但你也只能有种地的积极性,因为你不种就吃不上饭,所以,这种积极性是限制性的积极性,还无法发挥全方位的积极性,那时的农民,只是不被集体捆绑在一起了,得到了行动自由,没有经济自由,不可能真正自由发展,因为还被吃饭问题捆着。
象现在的打工者,找工作的积极?有几个人是因为喜欢自己应聘的工作而去工作的呢?大部分是为了吃饭和住房,如果可以不工作就能吃饭和住房,未必有几个人,还喜欢他现在做的那份工作,更不会积极地去给你打工,所以,这时候,打工者,面上是自由的,实际是不自由的,不是真正的自由发展,找工作看似积极的很,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积极,所以,现在的管理者才头疼,要谋求解决积极性的方法!农民自己种粮的积极性正与这个相同。
什么时候知识人的吃饭和住房问题解决了,就象农民吃饱饭的时候,那时他们是真正可以自由发展了,会找最能实现自己理想的事情去做!那时才可能全面发挥大众的积极性。
中国农民比较幸运,农民本来有自己的住房,分了地之后,很快就吃饱了,农民这时候基本就感觉自由了,因为当时的农民还不很重视医疗的事情,农民毕竟是短视的,所以,当时的农民,是自由了,可以创造更多的方式来谋求更高的目标了。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就是说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在很短时间内就解决了,或者说农民的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很短了,如一个人一年内付出2个月时间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了,剩余时间就是自由的,农民因为分田获得了这种自由!恰恰是这个真正的自由,提供了农民持续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了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乃至中国的持续发展。没有农民的真正自主自由,就不可能有农村的改天换地,以及农业GDP的全面增长。
总结农村管理:
农业,吃饱饭这个初级目标,靠的是分田到户,调动了种粮积极性,农村后来的持续发展,靠的是农民吃饱饭后真正的发展自由,自主奔小康的那种目标来驱动的!是吃饱以后,要住好的楼房,开好车的欲望,就是这个目标的驱动,而这一切,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乡镇企业,出现各种各样的农村创业者,各种创造性的发展方式,都源于农民的真正自由。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础,本质上就是由这群解放了的、自由了的,没有什么创造力的,农民创造的,农民的解放都能创造出这样的成就,如果真正解放了知识人,中国将如何?崛起还成问题吗?
而中国的知识人,恰恰是没有被解放的,到现在也没有,国营企业的承包制度,本来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没有成功,因为,组织的大众本位化,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承包制,只激发了老板的积极性,老板自主了,而一般员工并没有,所以,承包制度失败。
中国改革存在很多问题,那并不是大众本位的错误,也不是分田到户的错误,问题出在,发展绝对不是给人自主就完事的,还必须确保人会自主发展,还必须给大众以生存发展道路的指导,没有指导,大众不知道怎么科学发展,那不但不能发展,还会产生各种混乱问题,甚至灾难,我们现在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原因就都出在这里,在发展指导上存在比较大的滞后。
科学发展观,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现代组织如何能建成大众本位组织,实现基业长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