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曾发表在《大众文艺》2008年第12期,欢迎多多交流!

摘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养老对解决重庆市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重庆市江北区东方家园社区为研究对象,探索构建具有重庆市本土化特色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老龄化  城市社区养老  服务体系

1引言 

重庆市是西部地区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特别是渝中区早在1978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 [1]。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老有所养问题日见突出。总结发达国家有关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再结合重庆市老龄化情况特点,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解决重庆市老龄化问题的新趋势。

“社区养老服务”这一概念,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理论较少。本文采用唐忠新(2004)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含义:一是,社区内养老,也就是让老人不离开他(她)所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内由专业工作人员对其提供服务。二是,由社区来服务,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家人、朋友、邻居及社区志愿者),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开展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2]。社区养老服务能够使老人在自己所熟悉的社区环境里生活。

重庆市江北区是全国城市社区建设重点示范城区,其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面走在了整个西部的前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将以重庆市江北区东方家园社区(以下简称东方家园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重庆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试探索构建具有重庆市本土化特色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途径。

2东方家园社区“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2.1东方家园社区老年人口数量分析(见表1)

表1东方家园社区老年人口数量分析

 年  份

60岁及以上人口

(%)

80岁及以上人口

(%)

老年人口增长速度

(%)

老年人口密度

(人/亩)

2005年

12.3

1.58

3.92

2.16

资料来源:东方家园社区2005年人口普查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东方家园社区已进入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了12.3%,高龄人口比重也不小,8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1.58%,而且空巢老人居多,占到了20%左右。老年人口速度达到了3.92%,略低于全市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老年人口密度也不小,而且随着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提高还有上升的趋势。

2.2东方家园社区老年人口质量分析(见表2)

表2东方家园社区老年人口质量分析

 年  份

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人均预期寿命

(岁)

残疾老年人口比例

(%)

低保人口中老

年人口比例

(%)

全社区老年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全社区老年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2005年

9

80.3

0.56

0.37

21.8

12.7

资料来源:东方家园社区2005年人口普查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东方家园社区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大约为9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80岁左右。社区老年人口总体中,残疾人口比例约为0.56%。在所有领取低保人口中,老年人口仅有两人,约占老年人口总体的0.37%,这说明该社区老年人口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同时,全社区老年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都不是太高。

2.1东方家园社区“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东方家园位于江北区华新街道的西南端,是一个人口众多、住宅集中、配套设施齐全、居民素质较高、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型小区型文化社区。其在老年服务这一块的工作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服务项目

①为使社区老人“老有所乐”,社区组织了老年健身队、老年篮球队、老年舞蹈队、老年拳剑扇队等。社区还设有老年棋牌室、老年阅览室、老年书画室、老年健身室、老年康复室等以供老人娱乐活动。

②为使社区老人“老有所医”,社区医疗服务站定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举行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老年人健康咨询服务、老年人身体检查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安全的需要。

③为使社区老人“老有所养”,社区各级党委组织十分关心社区老年人生活情况,将温暖送进老人家。

④为使社区老人“老有所学”,东方家园社区设有专门的老年多功能学习室,开展初级电脑知识培训、普通话培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等,这些满足了老年人求知与成就的需要。

⑤为使社区老人“老有所用”,社区组织成立了各种乐器队、武术队、书画协会,老少同乐,老少同学,老少同进步。

(2)服务对象

东方家园社区老年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全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特别是残疾老人、吃低保的老人以及空巢老人。

(3)服务机构人员编制

东方家园社区目前共有工作人员5名,居委会主任主要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居委会副主任主要负责社会保障(包括便民利民服务)、综合治理和经济统计工作;委员A主要负责城管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委员B主要负责城管、统计、科普、双拥和妇联工作;委员C主要负责计划生育、共青团、科普和侨联工作。

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一站式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者服务。其中社区老年服务属便民利民服务的项目之一,主要由社区副主任负责,其余各位工作人员起协助作用。

3 东方家园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

3.1 老年服务需要工作人员数与现实工作人员数之间存在缺口

通过对老人需要以及东方家园社区老年服务现状的分析看出,从老人需要的角度来说要求有更多的服务,这就意味这需要更多的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一人身兼几项职务,负责几项工作。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且个人的“升职空间”不大,故社区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即社区老人服务需要的工作人员数与现实可以利用的工作人员数之间存在缺口。

3.2 老年服务提供与资金供应之间存在差距

该社区在开展老年服务工作时有很多的创新或想法,但因资金短缺,都“胎死腹中”或被迫“流产”。另外,社区的许多老年活动要么是社区老人自筹经费,要么就是社区工作人员辛苦拉来的商家赞助,许多好的想法都很难付诸实践。

3.3 老年设施建设滞后

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虽然丰富多彩,很受社区老人的欢迎,但因人力、财力、物力有限,其规模是很有限的。社区建设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甚少考虑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社区托老所和老年服务站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整个江北区首个家庭养老院还未开业,就有不少小区业主表示抵制,遭遇尴尬。

3.4 存在许多服务空白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结合专业知识分析,社区主要存在两方面的服务空白:一是社区服务很少寻求社会组织参与;二是缺乏老人心理健康(或精神生活)照顾。

4 关于构建重庆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

通过对江北区东方家园社区养老服务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道路是重庆市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的很好的选择。但要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笔者认为应结合重庆市现有的实际情况,从家庭、社区、政府、社会四方面入手打造重庆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4.1 家庭赡养

在我国,受几千年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在自己父母年老时,子女赡养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应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在家庭中由自己来赡养父母。4.2 社区照顾

(1)举办社区养老院、敬老院、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社区老年服务机构。

(2)组织成立专门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把温暖送进空巢及独居老人家。

(3)开办社区老人食堂、社区老人家政服务。

(4)建立专门的社区老年医疗服务机构。

(5)成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6)为老人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

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开办老年人才市场。这样,老年群体就成了一个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群体。另一方面又为老年人口发挥起自身价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的平台,让老人真正做到了老有所用。

(7)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庇护服务

老年人口属于一个弱势群体(特别是女性老年人口),有必要在社区成立专门的相关老人服务机构,很好地满足老人安全的需要。

(8)组织成立社区老人婚姻介绍所[3]

组织成立社区老人婚姻介绍所,帮助鳏寡孤独老人求得生活伴侣,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共同安度晚年,极大地满足了老人对爱情的需要。

4.3 政府扶持

(1)政策扶持

首先,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对于“社区养老”服务,许多老百姓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概念,或者说很陌生。社区养老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必须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

其次,改革社区工作人员薪酬管理制度。在社区工作,有能力却无更大的展示空间,待遇又不好,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要搞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就必须改革社区工作人员的薪酬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住已有人才,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2)人力资源扶持

重庆市部分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时间都不久,仅有的少量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很少有愿意从事相关方面工作的,重庆市也是于2007年才获得了颁发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利,社会工作专业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必须加强对社会工作专门人才的培训,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3)资金扶持

要开展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资金是很重要的资源。具体来讲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扶持: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拨款。二是社区养老院、敬老院、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服务机构享受部分优惠政策。

4.4 社会参与

社区可以和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寻求其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支持与帮助(比如资金赞助、场地提供、交通工具提供等)。也应广泛寻求与非政府组织的紧密合作,共同促进重庆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将在2036年达到最高峰[N]. 重庆晚报,2006-05-13.

[2]唐忠新.社区照顾;英国养老主要方式[J].社区,2004,7:26-27.

[3]王辅贤.老年需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OL].:中国社会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