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网络消息:北大副校长上课超时,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催促下课。副校长反唇相讥:“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
按说这是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双方话赶话脱口而出,事后谁也不用叫真。但由此折射出的问题却不少。
一则是高校中的官本位。试想教学楼的管理人员若知道上课者是副校长,很可能不会前来催促下课;若是一般的教授,面对学校的管理人员,基本只能选择忍耐;而这位副校长威胁让管理人员下岗使用的也是“官威”,所有问题都指向了高校中的官本位。北大校长胡适曾说大学校长不是官。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学校长不仅是官,而且还是大官。北大是“985”学校,这是江泽民任期内搞的,“985”高校的校长是“副省级”。我平时接触的官员大多是乡长一类,已经威风八面了,副省级估计上班的时候得警车开路,交通管制了吧?
这一事件折射出的另一问题是高校中教授地位的沦落。北大教学楼的管理人员可能不知道上课者是副校长,但她至少应该知道上课者是一位学者。大学毕竟不是军营,就算有制度规定,老师没有按时下课,管理者前来打断,也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试想倒退80年,那时候北大的教授是个什么地位?一个普通的工友敢于打断北大教授的讲课吗?
梁启超先生在九十年前说过:欲一国文化进展,需要社会对学者有相当之敬礼。尊重学者,也是尊重文化。中国的土地上出现“大学”这个西方的事物已经一百多年了,大学的楼越来越高,设施越来越先进,这除了说明中国大学很阔以外,能说明中国大学的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