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僚队伍的编制额是多少?实在难以提供准确的数字,因为每代皇帝执政,这个数额都不一样,总的趋势是数量越来越多。
我手头有一个数字,在清朝中晚期的道光时代,全国文官数字是11316个(京官2369人,地方官8947人),当时中国人口将近四亿,平均34000人养一个文职官员。
提到清朝的官员数量,必须注意一个问题,上述的官员数不包含为官员服务的衙役和师爷,甚至也不包含全部地位低微的“吏”。若把这些人加进去的话,需要人民养活的政府人员数量将会远远大于官员的...
作者文章归档:喻大华
清朝官僚队伍的编制额是多少?实在难以提供准确的数字,因为每代皇帝执政,这个数额都不一样,总的趋势是数量越来越多。
我手头有一个数字,在清朝中晚期的道光时代,全国文官数字是11316个(京官2369人,地方官8947人),当时中国人口将近四亿,平均34000人养一个文职官员。
提到清朝的官员数量,必须注意一个问题,上述的官员数不包含为官员服务的衙役和师爷,甚至也不包含全部地位低微的“吏”。若把这些人加进去的话,需要人民养活的政府人员数量将会远远大于官员的...
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通缉的“战争罪犯”,被斥为“人民公敌”,关于这些是是非非,笔者不做讨论,我要说的是他有一点很了不起,一想起来就令我肃然起敬——一辈子跟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上哪儿,往往是乘飞机出行。
大家知道,飞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是上世纪50年代被大众接受的,此前,飞机不仅不安全,舒适性也很差,甚至乘客要穿上飞行服来保暖。蒋介石最早坐飞机,始于上世纪30年代,实际上就是在运输机里面绑上几个椅子,忍受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和飘飘忽忽的颠簸。由于...
最近故宫出了点儿麻烦,先是珍宝被盗,继而破案后送锦旗被挑出错字,现在网上又在热议建福宫的富豪会所问题。
紫禁城是一座宝库,从古到今一直被人觊觎,盗窃问题屡禁不止。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保存条件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比皇帝时代好),珍宝虽然被盗,但很快追回,把损失降到最低,以后吸取教训,可以把这一风险尽量降低,也不全是坏事儿。
至于“建福宫”是否作为会所,涉及文物开发利用问题,较为复杂,但建福宫早在1923年就一把火烧光了,现在的“建福宫&rdqu...
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一审被判死刑,虽然可能还有二审,且必须经最高法复核,但我估计他已无生机。因为如不是适用法律错误或有重大立功表现,一审的结果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不赞成中国废除死刑,也不认为药家鑫有什么冤屈,但处死一个人终究不算是“大快人心”,恐怕没有天生的恶魔,药家鑫今年二十一岁,是成年人,但刚刚成年而已,社会经验不足,经济并未独立,依然要依赖父母。他死到临头,固然是自作孽的结果,但本老汉突发奇想,发现问题也比较复杂。
假如他生活在拥有全民医疗保险的...
四五月份是我最忙的时段,当然,由于停了这月百家讲坛的拍摄,手头的活儿还能应付,此间,我忙虽忙,但一直关注着药案。发了两篇博文,旁敲侧击,未中要害,不是怕干预司法,我也没有这个影响力,而是顾忌人命关天,作为一个旁观者不宜表态。
近两个月来,国内对药案的关注度超过了关注西亚北非的局势,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堪称“网络群体性事件”。究其原因是一是药犯手段残忍,令人发指;二是久拖不决,引得猜测纷纷;三者某精英高论迭出,惹得人们拍案而起,其实,大家跟药犯都没冤没仇,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我们这些大学叫兽最忙的时候,除了正常的授课任务、杂七杂八的社会活动外,还有研究生的复试、开题和论文的定稿、答辩。
当下中国全民写论文,我四月份最大的工作量就是指导论文。我指导六篇硕士论文,每篇看两至三遍,每遍需时一天到半天,合计就是半个月,此外,我还有两篇教育硕士的论文,几篇本科生的论文,这样一来除了吃饭、上课、开会以外,基本就是看论文。这些年基本都是如此,同时,还承担着百家讲坛的拍摄任务,大概是年纪的原因吧,今年实在挺不住了,只好停了百家讲坛的拍摄。
现在...
大学生药家鑫肇事杀人一案震惊天下,最近,不少媒体纷纷报道药犯如何忏悔反省,当初杀人属于弹钢琴的习惯动作,甚至有人抱怨这个傻孩子干了傻事儿,因为撞人不过是交通肇事,相反,杀人是要偿命的……这种逻辑已经被人批得体无完肤,本老汉无意落井下石。
我想,药犯肯定不会不知道“肇事”与“杀人”孰轻孰重,他之所以在肇事之后举起屠刀,更不会像伟大的专家说的那样是弹钢琴的习惯动作,而是基于这样两点认识:1.农民难缠,怕承担责任而杀人灭口;2.他相信自己运气好...
我们处于一个一日千里,一目十行的时代,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目不暇给。最近看网络,发现又出现了一个“激情犯罪”的词汇,使用率很高,我感觉这个词汇真是很玄妙。
什么是“激情犯罪”?法律方面有自己的解释;这种犯罪是不是该从轻发落?法官大人自有权衡。本老汉望文生义,发现也很有趣,您想,犯罪是需要相当的体力、精力和魄力的,离开了激情哪能办到?本老汉至今未犯罪,原因不少,但平日里忙得昏天黑地,加上手无缚鸡之力,又胆小怕事儿,想“激情”一把也办不到,这是原因...
岁次辛卯二月初七日,恩师田先生讳久川与世长辞。惊闻噩耗,泪为之下。
遥想三十二年前,恩师创办历史系于辽宁师院,次年招生,大华入校从学,时年十七,懵懂少年,未见世面,恩师誉之“有书卷气”,多加垂爱,稍有进步,必再三夸奖鼓励。恩师授课,不拿讲稿,一根粉笔,挥洒而谈,古今中外,驰骋无际,一时兴起,换大华上台,此番情景,恍若昨日。
恩师本辽南农家子,1962年入北京大学,1972年屈就辽师,1979年任历史系主任,1996年卸任,掌院政凡十七年。博闻强识,过目...
近日,个税起征点上调已是箭在弦上,但到底上调多少合适呢?意见纷纭,争执不下。我想,这是个永远没有结果的话题。
比如,同样月收入六千,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算是高工资了,但在京沪等一线城市,即使精打细算,也不过维持温饱而已;即使在三线城市,如果他上有老,下有小,再不幸摊上个病号,那么即使月入六千,实际上也是个穷人。您说到底起征点多少合适?
税收的终极目的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基本原则是富人多缴税,穷人少缴税,以此还能调节贫富差距,使社会更和谐。当然,政府跟纳税人之间并不是没有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