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腐败“防火墙”应该有


      河北任县组织各乡镇、县直单位“一把手”家属共46人成立的“家庭防腐促廉”协会,教育干部家属自觉提醒领导干部共同抵制和预防腐败,常吹“枕边风”,常敲“枕边钟”,当好拒腐防变的“监督员”和“保洁员”,自觉维护家庭的廉洁与和谐,构筑起一道家庭腐败“防火墙”。(2010年12月1日 新华网)

     水装在不同的器皿里面,会展现出不同的形状。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态。环境影响人,环境也造就人。夫妻共同生活,耳濡目染,难免相互影响,趣味相投。大凡贪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家庭环境都是妻不贤子不肖,背后不是有一个贪老婆就是有一个贪情人。孩子没有出息,依附在老子身上搜刮民财,直到把老子搞垮为止。

     纵观一些高官落马,很多都涉及“贪内助”。“官夫人”一旦变成“搂钱的耙子”,“官大人”非得倒霉不可。四川自贡市富顺县原县委书记彭邦友,下乡结识陈雪梅后,抛妻弃子做了“陈世美”。婚后,彭邦友患了“妻管严”,陈雪梅忙着在麻将桌上收钱,彭邦友忙着用权力替她办事,直到垮台。

     古人讲:“妻贤夫祸少”。因此,设立好家庭腐败“防火墙”很重要。尽管家庭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夫唱妇随,互相包庇,人们对家庭腐败“防火墙”作用也不怎么看好,甚至干脆认为就是扯蛋,其中也不无道理。但是,我们还必须同时认清,让家属们常吹“枕边风”,常敲“枕边钟”,当好拒腐防变的“监督员”和“保洁员”,关键在于如何组织,建立起什么样的制度机制,依靠制度管人才具有根本性和实效性。

     任县组织各乡镇、县直单位“一把手”的46名家属成立“家庭防腐促廉”协会,让丈夫成为一名刚正廉洁的好干部。显然,这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众性的民间自律组织,并非完全是自发自为。而且“家庭防腐促廉”协会也不是单打独斗的孤军奋战,除成立“家庭防腐促廉”协会外,他们还组织开展廉政大讲堂、廉政文化演讲比赛、评比廉政文化示范点、举办廉政书法展和发放廉政倡议书、廉政明白纸等活动,十分重视廉政环境建设,“家庭防腐促廉”协会并不孤单。

     其实,贪官原本并不坏,坏就坏在他们重权在握之后忘了本,是侥幸心理和攀比心理驱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在他们变坏之初,如果能有人“提提醒”、“扯扯袖子”,可能就会产生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的效果。这一点,也能从诸多贪官的忏悔录中得到印证。令人无不遗憾的是,从组织、领导、身边人到家人都采取视而不见的放任态度。退一步说,如果他们的家属能像任县乡镇、县直单位“一把手”家属那样,经常帮他们算好“政治账、经济账、亲情账、家庭账”,其贪腐行为说不定就不会从侥幸发展成为惯性,直到不可救药。

     在家庭中,妻子对丈夫的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是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所难以代替的。“官夫人”在“官大人”的思想蜕化和违法乱纪行为的行成、发展中,是默许纵容、加速催化和替代辅助还是发挥制约监督、说服教育、阻挡遏制的作用,组织上平时对她们的教育指导和管理约束很关键。“官夫人”一身正气,认真履行监督之责,“官大人”就难以肆意妄为。“官夫人”离权力越远,她就难以借“官大人”的权力节外生枝。所以,我们不仅要严格管好领导干部,还要严以律妻,管好妻子,有组织地设好家庭腐败的“防火墙”。家庭腐败“防火墙”不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