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4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今年新基金募集额已逾1860亿 首募总额超去年全年

  受益于A股市场的持续反弹,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迭创新高。截至7月31日,今年新基金募集总额已经达到1863.63亿元,单只基金平均发行规模超过27亿份。而7月份结束募集的8只偏股型基金,平均首募金额超过50亿份,创下今年新发偏股基金月度新高。

  ●保险资金上半年股票投资接近"满仓操作"

  保监会3日首次公布了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数据。截至6月底,保险机构投资基础设施余额749.5亿元,较年初增加210亿元。数据同时显示,保险资金上半年股票投资比例接近上限10%,几乎是"满仓操作"。

  ●股市8月开门红 流通股市值首超非流通股

  8月份的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喜迎开门红:沪指昨日盘中创出3465.17点的反弹新高,报收于3462.59点,上涨1.48%。同时,两市流通股市值达到11.971万亿元,首次超过非流通股市值。

  ●龙头盈利超预期 地产业整体复苏基调初定

  作为行业走势的风向标,"万保招金"四大龙头企业上半年业绩指标良好,这预示着房地产业整体复苏的局面已初见端倪。万科今日披露的200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1-6月共实现营业收入218.1亿元,创造净利润25.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6.4%和22.5%,每股收益为0.23元。

  ●7月末股市存量资金突破17000亿 近两月净增6000亿

  新股发行对于股市资金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根据上海证券报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共同推出的最新《股市月度资金报告》显示,2009年7月份,A股市场的资金净流入再次达到2840亿元之巨。短短两个月内,A股市场资金的净增规模已接近6000亿,股市存量资金的增幅超过50%。

  ●欧美股市全线上扬 油价金价涨至近期高点

  受制造业指数好于市场预期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等因素影响,3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1%,标准普尔指数自2008年11月以来首次攻克1000点大关,纳斯达克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收于2000点上方。

  受美元继续走软和美国制造业数据改善的影响,国际油价3日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收于一个多月以来的最高点。

  ●建筑钢材价格大涨300元 创今年单日最大涨幅

  国内著名钢铁民营企业沙钢1日出台的8月上旬出厂价格震撼了国内钢材市场,并引发国内现货市场昨日大涨超过300元/吨,这也是今年单日最大涨幅。市场人士透露,宝钢、武钢等大企业9月的定价仍将以涨为主。

  ●中铝调价 扭亏为盈

  中铝调价100元电解铝企业首次扭亏为盈。

  ●一份最新市场报告显示:国内钢价连涨15周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称,上周,国内钢价继续普涨,这样的涨势已持续了15周。一些地区建筑钢材吨价5天来几乎每天上调100元。但中厚板市场似处于"被动涨价"状态,冷热板卷的价格涨幅因高库存而有所受抑。

  ●监管部门拟更严限制次级债补充资本金

  消息人士8月3日透露,监管部门拟对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进行更严格的限定,如果某银行将次级债发行给其他银行,在将次级债计入该银行的附属资本过程中,这笔资本可能会打折处理或全部扣除。

  ●周边市场动态

  建筑钢材价格大涨300元 创今年单日最大涨幅

  国内著名钢铁民营企业沙钢1日出台的8月上旬出厂价格震撼了国内钢材市场,并引发国内现货市场昨日大涨超过300元/吨,这也是今年单日最大涨幅。市场人士透露,宝钢、武钢等大企业9月的定价仍将以涨为主。

  据了解,沙钢最新的产品价格为,普线价格上涨500元/吨,螺纹钢价格上涨600元/吨,而热轧卷板价格更是上调了700元/吨,出乎业界意料。在此消息影响下,昨日上海现货市场出现大涨,普线上涨330元达4470元/吨,高线上涨360元达4530元/吨,螺纹钢涨幅也超过300元达4400元/吨左右。昨日,韶钢、莱钢、重钢等企业也纷纷上调建材和板材出厂价格。

  联合金属分析师胡艳平认为,市场价格大涨的主要动力来自钢厂超预期调价,也有期市和电子盘的带动作用,在上涨氛围下,用户需求和社会库存需求均被放大。有机构近期在调研后指出,目前国内社会库存需求对市场产生的作用更为明显。

  市场人士透露,宝钢9月热轧和冷轧产品售价预计在8月基础上上调200-300元/吨,武钢9月同类产品也将上调200-400元/吨。业内人士认为,按照沙钢8月对热轧的定价,宝钢、武钢9月的最终价格可能比预计的还要高。而莱钢等钢厂8月的热轧产品也上调了150元左右。

  联合金属认为,钢铁市场受到充裕的流动性和通胀预期的影响,市场价格持续攀高。分析师张平认为,近期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大幅走高的动力主要基于资金的充裕与后市的良好预期,随着价格逐步上扬,下游需求的承受能力可能下降,仅仅依靠资源在贸易环节的倒手无法长久推动钢价持续上扬,市场可能面临短期调整。

  据统计,中钢协71家大中型钢企7月日均产量超过120万吨,7月总产量约为3600万吨。中信证券分析师周希增告诉记者,虽然7月国内市场上涨较多,但主要是中小型钢厂赚钱,而大中型企业7月上调的产品价格要在8月实现,因此7月份国内大中型企业的盈利会比6月盈利(35.45亿元)更加乐观,甚至可能出现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