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从没说过央视大改版是自杀


《湖畔宾馆的傍晚》

阿忆摄于GB英国蔓湖市湖畔宾馆
2009年7月30日21点27分

 

  上午起床,几位央视老同僚先后发短信,打电话,问俺昨天又对记者们说了些啥。俺疑惑,估计又出事儿了,起来上网看看,果不其然,俺的几段彼此不相关的话,被联在一起,表达出好几个意思,却非俺本意。特此五点说明——

  一、俺在浙江卫视高端研讨会会场上发言,就浙江卫视全面改版1年来突飞猛进、在省级卫视排名中由全国第八跃居第二、仅居湖南卫视之下的大好形势,谈了4点感想,其中第4点是谈频道经营理念,涉及4个常见问题,第3个问题是酷爱频繁改版,俺的主张是,“小改时常有,大改需谨慎”,祈望浙江卫视万一明年排名不是前二,下滑了,不要因此风声鹤唳,进行新的大改版。应该确信现有大改版是成功的,只要仍在前五,依然是成绩,五名之内的竞争异常惨烈,变个排序很正常。由此俺强调,从受众收视习惯的理论上讲,改版多为自杀行为,大改版更是有效率的自杀。有会议速记为证,俺从始至终,没涉及央视大改版的任何话题。而且,如果俺说所有大改版都是高效自杀,俺就不会在会场上大赞浙江卫视了,它的大改版是巨大成功。

  二、由于看了一夜视频资料,发言完大困,暂离会场,向电视同行要了根香烟,去贵宾室小坐。不一会儿,进来几位友善的纸媒记者,问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对央视大改版的看法。俺认为,央视有必要大改版,但能否改得到位,俺存疑。俺举了3个例子说明难度。第1个例子是《新闻联播》选择头条和时段头条,俺认为仍需好好研究,仅把领袖谈话往后放,而把一条普通的电子商务业绩提至头条位置,不一定对。第2个例子是新闻评论员队伍能否真正实现老年化、专业化、多元化,俺怀疑其能否持久。目前看,一是评论员数量太少,二是薪水太低。由此引发第3个例子,央视旧有工薪传统,主持人序列的工薪与幕后人员等同,但俺始终主张,必须仿效传媒先进国家的经验和管理模式,成倍增涨新闻评论员和名牌主持人的年薪,吸引更优秀的人进来,保住现有人员不放弃,不能再延续央视主持人“台内仅出名,台外挣钱大”的拧巴局面。举第3个例子时,俺谈到俺在央视主持节目时的月薪,记者可能是听错了,有写成10万的,有写成4000的。呵呵,没那么多,也没那么少,都不对。

  三、以上是俺在会场上的发言和贵宾室里的谈话,前者在叮嘱浙江卫视谨防频繁大改版而高效自杀,后者是谈对央视大改版的担忧和疑虑,断没有说过央视这次大改版是高效自杀。

  四、既然谈到主持人的薪水,俺就此再重申三句话:第一、广播主持人序列的年薪高于幕后人员无数倍,是国际经验,益多弊少,这需要一整套理论和数据来说明,此处不赘述;第二、朱丹和华少非常优异,在浙江卫视1年来高歌猛进的抢滩夺地中,他俩同时主持数档大型游戏节目,功不可没,其工资应该与频道数以亿计的巨额增益相关联;第三、请局外人不要一谈这个问题就糊涂,朱丹和华少不涨工资,省下的钱咱们大家也拿不到,咱们的下岗职工和农民矿工也拿不到,至于省下的钱会去哪里,相信在内地生活过这么多年的人不会不知道。谈这个问题,跟谈备课悍母转会费的高低一样,对你和俺没有多大影响。钱不给备课悍母,也到不了非洲灾民手里,给了备课悍母,咱还能多看几场好球。

  五、央视一位老哥说,你丫得起诉那些记者,要不你老背黑锅,人有几世英明可以连着祸害呀!呵呵,没这么严重,那天跟俺聊天的几位记者都很友善,会场内外那么忙碌,很可能造成他们在会场里听了个片段,觉得俺在暗讽央视,于是在贵宾室里追问,最后把两段话合在一起理解了。澄清一下就行了,名声是给局外人听的,好坏自有亲朋好友知道,咱还是说说蔓湖小城吧。

 

  在蔓湖小城里吃过晚饭,剧冷,穿过湖畔茂密的森林,一直奔到湖的尽头。蔓湖南北狭长伸展,形状酷似山西运城的盐湖,只是比盐湖略小一点儿,最宽两公里,全长17公里,是安全泛舟的好地方。所谓“尽头”,是指北端尖尖儿处。一路上车迹罕见,大不如从前,如果不是经济危机,湖区宾馆全都是满的。当然,因为绝对环保,湖区宾馆很少,多数人不得不住在刚才吃饭的城里。幸运的是,俺们居然定到了湖尽头的湖畔宾馆。 

  俺们抵达湖畔宾馆时,已是傍晚,天空中最后一抹余晖倒影在湖面。宾馆侧面的小港口,停泊着一些私家小船,天地宁静。这个长长的蔓湖,不很深,却是英国最大的湖,是上次冰期末的遗迹,安卧在南北走向的冰川谷地中。英国历史上许多伟大诗人——济慈、雪莱、拜伦——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和一些不咋地的诗篇。陪着国王来讴歌,诗就写得跟郭沫若一样。徐志摩在剑桥生活时,也很喜欢这里,也留下一些不咋地的小诗。有言道,恋爱不出好诗,好诗都是失恋和苦恋的结晶。俺没写诗,就拍了几张照片,光线太暗,又讨厌开闪光灯,所以效果很不好。

  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俺不知道为啥就是不怕冷,在湖畔坐了坐,看一家英国小女孩儿在砂石地上玩耍,貌似决无作业负担。哎,俺们的孩子太沉重了,长大就是为了跟别人拼命的。

 

  与中国宾馆比起来,英国宾馆显得很寒酸,都不太大,湖畔宾馆更小一些,但结构复杂,五脏俱全。上面这张照片,右下方那间窗檐凸出来的房子,就是俺住的屋子。外部看冷漠狭小,其实内部温馨宽敞。

  英国治安不错,房间用不着考虑锁门关窗,窗外也不用啥防盗网,所以视线透彻,不怕冷的如俺,可以在窗外坐坐。窗外是这套不怕雨水的桌椅,四下无人声,却有生意昂然的一盆小花陪着。陪着陪着,雨星就下来了,不怕,就淋着又何妨。生活不能这多忌讳,淋雨会生病是瞎说,俺从来不信,也没病过。

  桌椅四下是油绿的灌木,看不见外面是啥,站在木椅上向外望才知,灌木后面就是俺刚才站着拍摄俺住的房子的马路,时而有车从黝黑的路上掠过,却从不胡乱鸣镝,远处的地主家后面,是一大片草地,十多只牛在静静地吃草。天色渐暗,牛就这样散养着,比中国孩子还自由,这还了得!

 

 湖畔宾馆的小健身房和小游泳池

 

  养牛那家地主的房子,与蔓湖大多数建筑不一样,有点像苏州房屋。蔓湖房子基本都是页岩搭建而成,就是用一片一片的岩石搭的墙和房顶,非常独特,而这地主的房子居然是白墙,不会是苏州地主的后代吧!关于页岩和蔓城建筑的风格,下篇博客再说。现在月上苏州地主家,牛睡了,俺也要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