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雷峰塔的倒掉
惋惜惋惜,上海在建的住宅楼倒掉了,听说好一阵子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倒掉楼盘的照片,酥脆龟裂,躺在泥浆四溅的工地上,刺眼的聚光灯照着这个倒下的楼盘,就象“水泡土坯”——就像电影《牧马人》中男主人公许灵均做屋的材料。“水泡土坯”的真景我也见过,柔软稀松的,像大学时早餐的泡饭。
然而一切建筑材料的名目之中,儿时见过最早的就是土坯盖成的茅草屋。我的爷爷曾经常常对我说,土坯茅屋就是他出生的地方!那时我爷爷搞了两套宅基地,一大一小,后来叔叔长大了需要讨老婆了,定了一门亲。讨老婆要盖房,做土坯。我的爷爷,出生农人,地道的农人,看见叔叔已经有些力气——凡想急着找老婆的人,就象被火烤着一样的,但只我爷爷这种有经验的人才看得出——便将叔叔招呼过来一起做土坯,土坯刚做好就给雨浇了,呵呵,这就是传说中的“水泡土坯”。
我的这些记忆都是父亲讲起的,到现在想起还很有趣,我一边看他们做土坯一边看一本叫《水浒传》的书,且我越看越入迷,所以也不知道我家的土坯茅屋是怎么盖的。总而言之,我的爷爷叔叔终于把土坯茅屋盖好了,但是很不幸的是没有过几天就倒了。土坯没有钢筋水泥,“水泡土坯”的墙体一浇就会成烂泥,这就是土坯房。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大学毕业后我惟一的希望,就是在这座岛城里买套自己的房子。后来我攒够了,买了房,心里就很感慨。
前不久看电视,突见上海有一座河边的房子倒了,其实应该叫做“住宅楼”,是上海一家开发商造的。想起岛城的现代建筑,本世纪初的建筑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漏水,保温问题都不屑一提。
现在,这楼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惊恐为何如?
探听民意,凡有草根官宦,专家媒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毛病的之外,可有谁不为这个楼房的倒掉而惊呼呢?不怪别人太多事吧!
盖房本应该以质量为第一。百姓买得放心,住着自然舒心,如果施工不能严把质量关,偏要盖了楼房,又在旁边挖车库,——倒掉那是一定的!
后来业主联名写信给上海政府,政府终于出面,要拿办开发商了。其实从有楼房开始,质量纠纷一直就没停过,到现在还如此。我多年做地产开发,对于开发公司及其相关政府部门所作的事,同情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极其不满意,因为“土坯茅屋”一事,在我的记忆烙印很深;如果住进了人却给砸死了。那事情可就没有办法挽回了。杜甫草堂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貌似还在咏诵!
谢天谢地没有住人,否则可就难以挽回了啊!
楼市开始火爆,为了赶上好市道,无论是哪一家,都开始疯狂起来,质量就有好、有孬,倘为赚钱,就忘了工程质量的控制。虽然能够谋得一时之财,但输掉的却是整个市场和信誉。这个被媒体戏称为“楼脆脆”的家伙,难道使用的建材还不如当初的“土坯”!?问题恐怕不仅如此。
当初,上初一时学过《论雷峰塔的倒掉》,当时在想作者这么恶毒的要让这么好的西湖的景观塔倒掉。文章学过近30年,一直对此耿耿不能忘怀。
时间的轮回就像注定的劫数,雷峰塔在上海的河滨倒掉了!呜呼!
我们还建雷峰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