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关口,到底该激流勇退还是激流勇进?很多人问我。我的个人表达是,战略上激进,战术上谨慎,战斗中保守。这叫万里长征过了赤水河,但前面一定还有一座泸定桥等你。
你认为本轮行情是经济复苏的行情吗?从1664点到2000点,基本是一个估值的自然修复,但2000点以后的行情得以持续至今,分别得益于有色金属、地产、煤炭和石化板块。他们交错成为市场的主线,并有力的改变了熊市的节奏;非常明显,行情的属性就是资源属性的,其次才谈得上复苏预期。
一些重要信号发出
2300点前,一些先见之明的人“声嘶力竭”高喊“解放思想,超配地产股”,应者寥寥,这个将信将疑的状态持续到2800点;但当此之时,主流机构俨然已是地产板块忠实的拥趸,3000点势如破竹,全凭地产一骑绝尘,如同前期理财周报所说,地产照常升起。
也可以说是,资源价格体系在执行纠偏。实际上资源到底值多少钱,这个地球可能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抄底的资金源源不断,尤其是中国买家在国际市场的活跃,不断的刺激着资源回到正轨之上。
在过去的一年中,资源企业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去库存化,之后是迅速转向“去现金化”。从“现金为王”,重新回到“资源为王”。现金贬值了,一则是利率太低,二则是资源升值了。
我以为,中铝公司对力拓的洽购行为,是标志性的行为。对中国铝业、江西铜业、紫金矿业、中国神华、五矿集团、保利地产、中国石油等等巨头来说,去年一年都是抢占地盘打扫战场的一年。
这个圈占资源达到的传导效应如此迅疾,已经足以改变一些经济周期的时差和成熟企业的惯性。最近“地王”重出江湖,分析师最操心的事情是重估一些地产公司的存量土地价值;6月30日,广渠门15号地块的40.6亿高价在60多轮争夺中诞生;最悲观的万科踏空,没有等到抄底的那一刻,现在被迫追高,已出席了多场地王争夺战。
这些是一个新的资源新周期到来的重要信号。
去现金化过程中的三大类资产价值
不过,没必要心急到认为明天就是通胀了。美元当下面临着美国经济企稳后的回抽,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把人们带到分歧的中心。
趋势是确立的。“去现金化”不可能是补库存,而是两个载体:抗通胀、可贸易资源品。总体是三大类资产:上游资源品、金融及股权资产、高端消费品。
由于全球流动性宽松,供应偏紧或者需求增长快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值得关注,例如原油、农产品、铅锌,至于黄金,有人预测会涨到很高很高的位置。
既然通胀对企业盈利影响具有普遍性,那么哪些公司受伤害较小?最后,这里引用一下巴菲特的成果。
在1983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指出,虽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那些自然资源、厂房、机器或其它有形资产丰富的企业最能提供通胀保护,但情况并非如此。
任何需要有形资产净支出进行运营的无杠杆企业均将受到通胀伤害。需要很少有形资产支出的企业受通胀伤害最小。重资产企业通常回报率低,其回报率通常不足以满足通胀带来的企业现有业务运营的资金需求,没有剩余资金来支持真实增长、向股东分配股息、获得新业务。
相比之下,在通胀岁月中积累的大量财富中,那些对有形资产需求较小、拥有持久价值的无形资产的企业占比较大。在通胀时期,经济商誉(而非会计商誉)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因为真实经济商誉的名义价值通常与通胀成比例增长。
通胀预期下的资源旗舰股 现金不为王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