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金也成了“快枪手”


    证券投资基金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从最初开始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到曾经“五朵金花”的绽放,其后“二八现象”甚至是“一九现象”的上演,及至股指在5000点之上时的“拼命骑马”,再到去年股指大跌过程中的疯狂砸盘,这些都是作为机构投资者代表的基金的“杰作”。

    作为代人理财的基金,从其诞生到去年年底,总体而言并没有为持有人理到“财”。2007年之前所有的盈利,都被去年的暴跌洗尽。投资者坐了回“过山车”,倒是基金公司才是真正的赢家。去年60家基金公司旗下424只基金累计巨亏1.5万亿,但其全年管理费收入却高达307亿元。持有人财富大幅缩水,基金公司却在大把数钱。

    基金向来不甘寂寞,更不甘落寞,今年同样如此。此前上投摩根出现了“唐健老鼠仓事件”,今年融通基金公司也爆发了“老鼠仓案”;2007年基金创造的“财富效应”曾导致了“一日售罄”的盛况,今年5月份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股票基金同样受到投资者的热捧,首日募集份额超过100亿份;6000点时基金净值随股指上涨大幅拔高,今年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净值也超越了6000点时的水平。

    当然,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还是基金如何操作股票。大牛市行情时,中邮基金公司旗下的中邮核心精选曾经创造了600%的年复合换手率,当时广遭诟病。不幸的是,类似现象在今年的行情中同样出现了。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部分高换手率基金业绩排名靠前,部分机构也把操作灵活作为配置基金的依据。

    基金的高换手率并非什么新闻。事实上,不只是中邮核心精选,从2006年到2008年基金的平均换手率均高得惊人。2006年跑满一年的56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换手率为743.19%,2007年跑满一年的109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换手率为823.67%,2008年跑满一年的15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换手率为582.43%。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金与诸多市场投机者一样,也是“快枪手”。并且,相对于某些真正奉行价值投资的股民而言,基金虽然高举着价值投资的大旗,行的却是价值投机、趋势投资之实。

    投资者常常会注意到此种现象:上市公司公布定期报告(季报、半年报或年报)时,某只或几只基金出现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下一次却不见了踪影。与之相伴的,则是股价的涨涨跌跌。对某些基金来说,以“价值投资”来吸引持有人的基金,所谓的投资理念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A股市场的大起大落与暴涨暴跌,最终导致了基金的诞生。因此,基金肩负着维护市场稳定的重任,并非仅仅只是代人理财的角色,事实却与之相反。股指处于高位时的大肆拉抬,下跌过程中的大肆砸盘,代人理财演变成了蚀财,客观上,基金将自身置于被动的地位上。而且,基金的频繁操作,一方面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无形中也会增加失误的概率,本质上也是对于持有人不负责的表现。

    当基金也成为了“快枪手”,该反思的不仅仅是基金,对于监管层来讲,亦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