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又大出来了!
终于,南汇并入了浦东新区。随着国家正式批复“大浦东”方案,面积达677.66平方公里的南汇区加上浦东新区的原有的532.75平方公里,合并后的区域总面积将达1210.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可达268.6万人)!;若按两个区各自原有的地方生产总值,加上“两个”中心的投入核发展,预计未来浦东“新”区的生产总值有望超过四千亿元人民币——这应该室接近整个上海市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了!
浦东又“大”出来了;浦东又“上去”了!
之所以都加上个“又”字,是因为自己曾经亲身经历了16年前开始的浦东改革开放,亲眼看到了浦东是如何“大”出来的。那时候自己在浦东电信局工作,负责当时浦东新区(尤其室陆家嘴地区)的通信设备核线缆工程的安装和实施工作。令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两件事情:
一件是对东方路(当时叫文登路)的打通核地下电缆敷设工程,整个工程将当时只通到浦建路的东方路一路打通,一直到如今于浦东南路相交接,大大改变了当时浦东的交通状况。当时正是建设东方路的初始阶段,东方路潍坊路一带引进了原本只在浦西才会有的大量有特色的商业主体,96广场一带还建起了来自各省市投资的高楼大厦。那时候对于通信资源的需求真实“如饥似渴”啊,我就曾有幸亲身参与核投入到这项对浦东第一次“大”出来作出贡献的事业(应该说是“洪流”)中去了!
另一件事情,是当时浦东新区政府大楼的改造后的通信设备安装工作。当时因为是初创阶段,浦东新区的政府大楼可不像如今这么高调大气啊——当时是利用浦东大道上的一幢商务楼进行的改造,因为其门牌号码是“浦东大道141号”因此当时我们都管新区大楼叫“141号”。记得我当时负责该大楼的交换机设备总安装,当时装的是NEC机器,在浦东还是头一家用户安装呢。我那是正好不巧,拉肚子,可是没办法,工期体现着“政治任务”的性质啊,于是我只好吞了止泻药,坚守在安装工地现场,终于如期地完成了任务!
现如今,在改革开放整整16个年头以后,我早已经离开了浦东电信,叶离开了浦东发展的第一现场,但是每每看到或听到浦东又有什么新的成就,我也会顿生出一种特殊的豪情来。
再回过头来说“大浦东”的建制。现如今,“大浦东”不仅有陆家嘴、金桥、外高桥核张江,还有了正处于发展初始阶段的洋山港核临港新城,这正是“两个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和行政资源哪——相信只要部署到位,上海核浦东“两个中心”的建设定将不辱使命地予以实现!
另外还有一点想法:曾经再一两年前,就听浦东新区的一些大小官员说起浦东的“试验”核“改制”问题,记得当时有计划将浦东设立为二级市,将现功能区设定为普通的行政区域。当时可能因为诸多部门间的利益问题未能实行(或未获中央批准),如今一下子“大”出这么多,我想,设定浦东新区为二级市,应该是可以提上议事日程的事情了吧——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浦东发展中区域主动性核行政权利的发挥核运用,同时叶有利于外界核国际社会对于浦东发展前景的看好程度,相信只要正确处理号各部门各地方区域间的利益部署,应该是一件有利无弊的,至少是利多弊少的事情吧!
上海又一次“大”出来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叶充满了憧憬!
感于2009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