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不是国产手机的出路


  手机并非康佳集团、海尔集团的强项,也非赢利主业,康佳的主业和特长是电视机,海尔的主业则是洗衣机和冰箱。类似于这样把战线拉得很长的企业还有很多,如联想、海信等等,这些企业在主业有了发展后便纷纷涉足其它领域,尽管只是赔本赚吆喝,吃力不讨好,但这吆喝还得继续下去,不知是要面子还是觉着只有“多元化”才不愧“集团”这个称号?

  尽管我们无法详知康佳、海尔手机的销量,但却可以推断它们的手机业于集团不过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曾在一个手机展会上问过海尔手机的一位区域销售人员,海尔手机亏得多吗?结果人家很巧妙地回答:反正海尔集团又没指望手机赚钱。言下之意,手机业于海尔来说,不过只是个花瓶罢了。其实把花瓶摆在那,除了显示海尔有实力供养自己的手机产业,还有什么其它意义呢?毕竟能生产手机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山寨企业都能做到。

  多元化的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诺基亚赚的盆满钵满,人家怎么没去做空调、洗衣机呢?做企业还是得做自己最擅长的专业,这样才能做精做好。

  为什么爱国的中国人要痛心地将国产手机全盘否定,说“国产手机是垃圾”?在网上搜一下就知道,康佳、海尔等等国产手机主要做低端市场,质量不佳、做工粗糙、返修率高,让用户失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以说是消费者对国产手机心态的真实写照。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发表对国产手机品牌的看法时指出,“国产手机只说功能没品牌没内涵”,说的正是国产手机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个关键要素。看看康佳、海尔等等国产手机,没有自己的主见,什么流行就模仿什么,可模仿的又不专业,质量远远落后于人,消费者当然不会有好脸色了。

  虽说我们希望3G时代国产手机能迎头赶上,但以康佳和海尔手机等等国产手机目前的技术实力和科研投入来看,要取得跳跃式的进步太难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话可能适合做人,但并不适合做企业,康佳和海尔等国产手机企业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要么弃之,要么在技术和品牌上加大投入,把这块产业做成主业。模仿已经没有出路了,毕竟,中国的通信业已经今非昔比了,过去的那套简单模仿已经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