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


      很久没有去书店看书了,这似乎成了近一段时间的一种习惯,正如之前我习惯于走进书店一样。今天吃过晚饭突然想到家乐福的永正去看书,所以没有回家直接往书店走。永正的书虽说不是很多,但我还是比较喜欢那种氛围,轻柔的音乐,书架摆的有条不紊,随意的穿行其间也觉得是一种享受,我对于书从小就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缘,每每看见书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或许源于小时候的无书可读吧。在我很小的时候要读一本课本之外的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书少得可怜,还有父母对课外书强烈禁止的态度。课本之外的书父母称之为杂书,在他们的眼里与学习无关,并有荒废学业之危险,因此那个时候我读课外书是一种地下工作,从不敢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去享受,我偷读课外书的形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稍加整理足可以出一本“偷读秘籍”之类的大作。这反而使得我每读一本书都觉得格外的满足,这或许就是偷的乐趣吧!我曾大胆联想,古往今来人们对偷情乐此不疲是否源于同一心理动因呢?那个时候读的书几乎清一色的武侠小说,因为这些书容易找,金庸、古龙、卧龙生等人的书几乎都是上小学那几年读的,对我来讲读书最直接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字,因为那个时候学过的字很有限,所以我都是边查字典边读的,一本小说读完后识字量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的语文课上的索然无味,由此可见兴趣可以使你高效率的完成学习。
      我习惯性的来到哲学心理学类的书架前,驻足寻觅合适的书,发现一本书摆的十分显眼,书名“沉思录”,封面夹着一张折页,赫然写着“温家宝总理的床头书”,这个折页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心想总理看的书果然不一般,光看这书名就有一定的深度和品位,那咱也不妨跟着沉思一下了。某人云(不知道有没有人云,如果没有就是我云了)思考让人充满智慧,思考让人的思想变得丰满而深刻,思考的过程就是把粮食酿成美酒的过程。可见思考之益处不可小觑。该书是古罗马一个叫奥勒留.安东尼的皇帝写的,同时他也是一位斯多葛派的哲学家 ,文章通篇都是小段的关于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反省,语言朴实却充满哲理,读后有醍醐灌顶恍然顿悟之感,的确是难得的好书,适合晚上睡觉前小读,我决定买一本回去慢慢思考,一看标价三十多,心生疑惑,凭着我多年阅书之经验,此类书断然不会卖到这个价格,就在我的思想在买与不买之间激烈斗争之际,我敏锐的眼光发现上面的书架上摆着另外两种不同版本的《沉思录》,急忙拿下来一看,一本16一本18,此刻我的嘴角已然挂上了兴奋而得意的微笑,心想,好个奸诈的书商,想打着总理的幌子多赚钱,没门!经过对两本书简单的比较,我比较喜欢标价18的那一本,封面简单而淳朴,有淡雅之感,符合沉思的格调,我认为这种封面有助于让人提前进入思考状态,这是对读者额外的馈赠,不好拒绝!
      走出家乐福已经是晚上10点一刻,外面依旧车来车往,行人嚷嚷,但酷热褪尽后的夜晚却格外的凉爽,让人内心变得宁静而恬淡,我一遍遍的回味沉思录里面的一句话,要让自己适应你命中注定的环境,要爱注定要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并且真诚的爱着他们!

www.angel-ea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