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红色创投”——深创投的目标是在GDP超过1000亿的城市里,建立起“创投连锁网络”。目前已经有40多支基金。但我认为:创业投资机制要向县域普及。因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光靠商业银行这种单一融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融资的渠道要扩容,发展创业投资就是一条非常有效率的有益补充。这也吻合周小川先生提出的金融生态这一仿生概念。所谓的县域金融生态是县域经济中各种金融主体与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不要嫌弃县城戏棚小,戏棚小,不等于未来戏棚都是这么小。中国有几千个县,其总量加起来,谁敢说小?
可是现在县域的股权投资市场远没有形成,这就需要股权文化的宣传。股权投资发展不起来,就会极大遏制县域民营经济的良性发展。什么叫宣传?那种大呼小叫喊口号、大字报满天飞、贴标语、散传单,只能算是宣传的小儿科。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指令”显示了惊人的老谋深算:“最有效的宣传”就是“宣传对象按照你所指定的方向走,而他却以为这个方向是他自己选定的”。这才是“宣传”的最高境界,这才叫润物细无声。封疆大吏们真应多去下面走一走,去看看县级城市把创业投资落实的怎么样。记得前不久一家媒体采访了中共湖北省委高管李宪生先生。记者问:你认为湖北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解决哪些核心问题?李宪生回答:“在总结去年实际经济工作困难的基础时,我说地方财力毕竟有限,项目资金常出现紧张,解决这一问题,我的想法是可以支持地方政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在中国,人均GDP数据并不乐观。人均GDP为代表的经济指标将直接影响创业投资的资金供给,民间资金是很大,但资金量大的社会资金拥有者用于做创投的并不多。创业投资资金的充裕程度又直接影响着对创业企业的资金支撑力度;所以目前民资创业投资公司的筹资能力特别差、资金供给严重不足,无法取得规模效应。这就势必提出更高要求由政府引导基金和官办金融来推动和支撑。提高创业投资在GDP的比重。美国创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为1%,而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仅占GDP的0.025%。这说明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离饱和态还有很长距离,完全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再者,中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民间资金十分活跃,融资渠道趋向多样化,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有充分保障,如果引导的好,创业投资占GDP总量比重就会快速上扬。这是有力推进创业型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
引导社会资金做创投,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地方引导基金。其中以色列就是这样。以色列创投起步与80年代,92年成立了YOZMA基金,伺候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在若干领域其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色列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卓有成效的创业投资机制,而后者的发展又主要得益与政府的有利支持。这一点上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但现在的每支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都希望自己扶持起来的创投机构所投资的创业企业以当地为主,这个诉求是可以理解且无可厚非的。象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本来项目源就很充裕,即使子基金全部投入也还不够。但在县域里,案源就比不上北京,上海。有的地方甚至暂时还拿不出像样项目可投。你现在就要求他全部投到本地,说实话,这不现实。因为完全把资金陷在一个地方,又没有充分的项目源,他就发挥不了效率。国家下那么大决心支持创投发展,地方从拮据的财政中挤兑出大本钱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其目标就是有责任、有目的、有倾向地去引导民间资金设立子基金,并进一步引导所扶持子基金挖掘当地的初创期企业中的好项目,并帮助它们成长壮大。但很多VC视线“已后移”。在这个时候,政府就应该寻找那些真正专注早期项目的创投机构合作。在我看来,他们毕竟属于“有理想”的创投。而恰恰又没有太多的光环照耀他们。可是好多地方刚刚组建政府引导基金。他们的首选合作目标是规模大、品牌响、有过往业绩的品牌VC。而那些海外有钱VC并不屑与之合作。他们却认为税收和引导基金属于“小恩小惠”,还不足以激发他们的投资兴趣。这真是“热脸遭冷”。
目前,商业银行以及大型国企等机构手握重金。他们要么关联投资房地产,推高房价获得高额回报、要么投资收益甚微,形成呆帐,造成金融隐患。怎么合法合理提高投资收益率呢?国际上较普遍的做法是发展专门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的基金。这也是配合政府推进“全民创业”计划,扶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展之务实手段。因为只有引入民间资本,才能彻底打破国有银行“朝南坐”的状态。要打破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机制,就要以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并努力使其具备带动和领导小型农村基层金融组织发展的能力,逐步建立起由各种法人资本参与的民资商银。引入竞争机制,方能迫使现有银行主动提升服务水平,控制财务风险、以达控制呆帐产生的目标。因为呆帐越多,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越大,金融危机将可能引发政治危机。客观证明: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与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并不具备将货币资源合理配置到最有利于提高资本形成率、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孵化新国企、提高就业和具有抗风险能力的金融生态需求。而发展以创业投资为主线的创业金融将成为改善宏观金融资本结构的最有效手段!
此外,县域中小企业从信贷市场获得资金方面,其竞争力远不如大型企业。小企业从创业到拓展销售市场实现盈利,一般都需要一段不太短的时间,而信贷资金定期还本付息的特性,与创业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实现现金回流的规律就会产生冲突。而且,伴随着商业银行撤并县域分支机构,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信贷业务快速萎缩,使创业企业更难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融通。因此,世界上具有战略眼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以建立创业投资体系的手段着力矫正原有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弊病。用鼓励和培育创业资本成长的方法俱进本国经济结构调整。有人说,创业投资比信贷有风险。说实话,什么投资都存在风险,创业投资肯定也存在投资风险。因此,良好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对保护投资者利益至关重要。中国创投要想把“风险基金”转化为“避险基金”,就要将国际通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与国内创投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凭借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规范的投资决策流程、以及严格的监控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化解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资本市场,个别政府或官办金融就不要带着有色眼镜。不要总以为别人会脏兮兮,其实自己有时候办的事比别人黑多了。正如李嘉诚所言:“我们常常喜欢批评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自我检讨吗?”
其次,要为立志做创业投资的单位和个人放绿灯。放宽他们募集资金的范围。当然,他要违规,就严加处置,决不手软。创投起来了,全民创业才不会流于表面形式主义。上海浦发银行最近开辟了新业务。郑州分行与河南省青年创业服务基金会亲密合作。旨在更大范围的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去资助那些需要自主创业的社会各界青年和贫困大学生们。较以前那种只为大型股权投资基金做托管业务又深入一步,值得表扬。象这样小银行为了生存都愿意去创新,去拓展新市场。为什么大银行却止步不前呢? 这些可都是“红色产业”啊!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底层金融支撑体系就亟需优化。县级城市更要通过培育、扶持、发展本地的中小型私募股权基金或者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国内外多年实践证明,这是优化金融生态链最有效率的方法。县域金融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有需求,就是有市场!进一步调整县域经济发展结构,就应把全民创业放在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思考!招商引资主要是针对外部资金,全民创业主要是利用本区域的社会资金。其中创业投资机制将会把外部资金和内部资金融合起来,直接而有力推动和带动该区域经济升级转型。
策略和方向确定正确后,接着一定要去落实关键细节!逐步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的股权投资市场体系,为创投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历史契机。我们将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储备和利用优质项目源,广泛深入发展创投业务,在履行一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企业权益资本增值率。然后再用增值资金去更好的支持创业企业。我认为这就是可持续、可循环的红色创投之道。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不断的变、动态的变化。什么东西到中国,都会被捏来捏去,变成自己的东西。比如说佛教。印度的佛就是干瘦的,到了中国,佛祖就变白胖的了。创业投资也不会例外。这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
红色创投的应变之道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