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二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在流动性充裕、周边股市大幅反弹和进一步政策利好的预期下走出了强势上涨走势,但目前还是在2000-2400之间的箱体内震荡,笔者认为从宏观基本面来看,目前股指将依然维持箱体震荡的走势,向上突破概率不大,投资者不宜盲目乐观或悲观,继续保持高抛低吸的波段交易策略,半仓操作,不宜追涨杀跌。
从国际经济来看,目前经济危机仍无见底迹象,道指仅是短期反弹,中长期走势不容乐观。美国家庭财富大幅缩水为消费带来压力,而出口恶化可能使欧日经济上半年衰退程度超过美国。美国消费市场近期出现回稳迹象,然而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年初的转移支付增加及税收减少使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雷曼倒闭后股市和房价加剧下挫使美国08 年第四季度家庭净资产下降9%至51.5 万亿美元,这将继续为消费市场带来压力。只有当经济刺激计划于下半年出现较明显的效果,及美联储刺激消费借贷方案陆续到位后,消费市场才有机会出现较具持续性的复苏。另一方面,欧日1 月份出口下行速度加快,导致工业产出跌幅再创新高。前瞻的看,日本急剧恶化的机器订单、缓慢的存货调整进程,及欧元区跌至新低的制造业PMI 指数预示这两大经济体工业产出降幅仍将维持高位,欧日经济09 年上半年恶化速度可能超过美国。
中国经济也是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消费、房地产投资和出口今年全面放缓。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5.7%,而且是在去年雪灾和春节因素造成的低基数下实现的。全社会零售增速下滑至15.2%,即使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速仍然较08年12月份下滑了2个百分点。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全年录得21%的增长,但今年前2个月的增速仅为1%。反映这3大趋势,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只达3.8%,重工业增速在去年12月反弹至4.7%之后再次回落到2.7%,显示终端需求尚未回暖之前库存调整带来的生产波动,而轻工业未能摆脱增速下滑不止的趋势。因此,“去年四季度经济已经见底”的判断受到了数据的严重质疑,一季度总体表现或许更差。
当然,政策利好仍值得期待(如下调存准率、出台进一步刺激计划等),以及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抱有一定信心(投资大鳄索罗斯近日接受《财经》访问时表示,预期中国经济将于今年底开始复苏。他表示,由于中国政府已推出有力的刺激经济措施,亦有能力再加大投资力度,而中国亦可为其他国家提供信贷,稳定出口需求,故看好中国可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因此过度看空股指目前也不现实。
因此,笔者仍然维持股指区间波动的判断。对于近期强势的地产和银行、保险板块,笔者对保险表示谨慎乐观,而由于银行和地产的基本面并没有明显转好,因此继续保持谨慎,短期的快速上涨是较好的卖出机会。新医改方案定稿有望本周公布,短期可关注医药板块的交易性机会(注意及时获利了结)以及区域经济板块(如上海本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