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60后省委书记”学历清清爽爽叫好!


昨天,《新华网》发布了“河南等5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消息。其中,“中国最年轻的省长”、原任职河北省的胡春华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原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被任命为吉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二人一道成为中国首批“60后省委书记”。

从二人的学历看,胡春华出自名校,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学历;而孙政才1984年毕业于山东莱阳农学院,同年考入北京农林科学院,获硕士学位,后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这两位“60后省委书记”,无论是孙政才的高学历,还是胡春华的较低(相对于硕士、博士而言)学历,其真实性均毋庸置疑,结合此前中专学历的张平任国家发改委主任,这在当前“官员学历”严重“注水”的情况之下,给干部任用制度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中国官员学历造假应该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当时迫于“老人政治”的现状,要求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要求,确实对于提高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行政机关依法治国水平,提升政府形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干部升迁和学历的过分挂钩,学历造假之风在中国逐渐盛行。干部从羞羞答答地普及初中学历,到短时间内“不好意思”地拿高中文凭,再到目前某些部门理直气壮地通过党校,给所有干部普及大专文凭,我不知道在这二十多年里,是文凭极速贬值,大专文凭等同于过去的初中文凭,还是官员能力超群,EQ随着工龄增长也在急剧提高?

说实在的,笔者更相信是中国文凭在极速贬值。

就当今中国而言,应该有两种文凭属于“注水文凭”。一种是“假的真文凭”,如前不久被曝光的湖北省那个有着“地方粮票”称谓的远程教育本科文凭;再如教育部不承认,但各级党政机关、国企内部却承认的党校文凭。还有一种就是“真的假文凭”,如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丁俊晖将要拿到的上海交大文凭,以及官员、商人无需上学,只需花钱就能弄来的正规大学甚至名校的文凭。

最为危险的是,中国的党政机关纷纷成了“假文凭”的重灾区。

官员和“假文凭”联姻后,官员成了该校的学生,学校就有了现成的“杰出校友”。这些有权的校友,还可以用公权力“回馈”母校、“回馈”老师,受惠的学校,哪里还需要这类官员学生“答辩”?官员轻易拿到了文凭,也就有了升迁的机会。这样的“假文凭”,实际上担当着人事制度的掮客,致“文凭”斯文扫地。

公道自在人心。近年来,中国人对高官的低学历,近乎一致地给与了掌声,并不是希望高官“低学历”,而是对官场“假学历”的抵制。

无论是张平的低学历、胡春华的较低学历,还是孙政才的高学历,只要是清清白白的学历,大家都能认可。

而无论是“假的真文凭”,还是“真的假文凭”,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凭”,体现的是中国文凭管理制度出现了问题。令人痛心的是,至今还看不到有关部门试图改变这一丑陋现象的实质性动作。

我的相关文章:
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
限制“裸体做官”者任职,我们该给深圳以掌声
加强对“裸体做官”者管理,遏制贪官外逃
纪念“裸体做官”出炉一周年
惊喜!我的“两会e案”被带入两会
《人民网》“E两会”十大牛案,我独占两席
新闻链接
中共省委一把手首现两位60后 刷新最年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