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涌动开发潮 环境保护成焦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后,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城市、服务大腹地,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关键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也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现在,江苏已投产和在建的滩涂风电场有7座。滩涂风电会不会形成对沿海开发的制约?接二连三的化工园区会不会破坏沿海的生态环境?沿海开发面临那些挑战?

  

  沿海涌动开发潮  环境保护成焦点

  ——江苏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14县(市、区)调查

  

  本刊记者 周仕凭

  

  今年6月10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会议指出,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促进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发展重点,着力建设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和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江苏沿海开发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市区以及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海门、启东等14个县(市)。北起连云港,南到南通,在江苏沿海9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大开发已经紧锣密鼓。每到一个沿海县市,“争做沿海开发排头兵”、“抢抓沿海开发新机遇”的标语随处可见。

  但也有专家、学者和环保工作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江苏沿海地区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何在“大开发”中做到对环境的“大保护”?带着这一思考,从10月26日到11月14日,环境保护杂志对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14县(市)进行了调研。

  

  沿海开发梦寐以求

  “沿海”通常与“发达”相连,而江苏沿海却是个例外,长期与闭塞、落后紧随相伴。南通、连云港都曾被列入中国沿海最早的14个对外开放城市,但发展速度远远落在了其它城市后面。海洋没有成为发展的跳板,反而隔断了与外面世界的联系。

  沿海开发,事关江苏全省,事关我国中西部发展,更是连云港、南通、盐城三个沿海城市振兴崛起的历史机遇。这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开发开放的热情空前高涨。

  苏北沿海发展滞后,首先源于观念的闭塞、落后,特别是以前领导干部的观念落后。在江苏采访,所到之处,几乎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如果换一种思维审视我们的大海,顿时海阔天空,海洋、海岸成了不可多得的资源和优势。

  “沿海发展的历史机遇如果在我们这一任手中错失了,那就是对不起历史!”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市委书记丁宇言辞恳切。

  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全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我们明显感到各种要素正加快向沿海地区汇聚。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加快政策、规划、项目与国家规划的全面对接。”

  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说,在南通沿海业已形成的良好产业发展基础上,将充分发挥岸线、滩涂、港口、风能资源等比较优势,强势打造富有南通沿海特色的产业带。首先是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工程和船舶及重装备、新能源和能源及装备等六大产业板块,力争到2011年六大板块产值均达千亿元。其中,船舶制造能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加快把南通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船谷”。

  “从内陆型到沿海型,沿海开发给盐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变化是全方位的”。盐城市市长李强说。盐城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利用沿海开发的契机,我们正加快改变这里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状况,在临港产业、港城定位等方面与规划全新对接,使“空间大”真正成为盐城这一轮的发展优势。滩涂资源大头在盐城,滩涂开发的重点也在盐城。副市长陈还堂说,盐城已委托河海大学编制《盐城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这次盐城把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作为沿海农业提出来,并列为重要产业,就是希望这一轮沿海开发中,百姓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招商引资大潮涌动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刚刚获得国务院通过,6月12日,由江苏省长罗志军率领的江苏经济友好代表团即在日本东京举行规模盛大的“江苏沿海开发合作说明会”,宣传推介这一新的合作发展平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虽然没有一公里的海岸线,但也纳入了沿海开发的整体规划,采访期间,恰逢该县举办一年一届的“水晶节”。 据该县环境保护局局长朱秀明介绍,借沿海大开发的东风,这届水晶节经贸交流成果丰硕,共签约项目104个,内资总投资95.14亿元、外资总投资1.6亿美元,涉及硅材料、机械制造、电子、新兴服务业等众多产业领域。

  赣榆县,地处江苏的最北端,拥有海岸线62.5公里,该县环保局局长瞿世强说:沿海开发对于整个江苏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6月份以来,工业投入50.7亿元,重点工项目:华禹铸管有限公司4.7亿元,金信利不锈钢有限公司4.16亿元,镔鑫特钢有限公司3.99亿元,金茂源沼气热电联产项目3.3亿元,北港镍业3亿元。

  灌南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周扬说:自6月份以来,已有26家企业开工建设,总投资额已经超过30亿元人民币。

  盐城沿海各县(市)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还招引了一批重特大项目。东台沿海经济区今年招引并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有14个;大丰今年以来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1个,射阳县150万吨重油裂解综合利用项目、20万吨白板纸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造修船能力达160万载重吨的精驰造船项目等重大龙头产业项目相继签约;响水县沿海经济区今年以来已签约项目15个,协议总投资133.7亿元。

  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说,项目是沿海开发的生命线,基础设施是承载产业的平台。如东以第三届海洽会为载体,对已经签约的差别化纤维、昌九生化、海装风电等重大项目继续加大跟踪推进力度,争取在海洽会期间开工。

  “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通州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我们增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宋文辉说。

  据悉,自6月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成功举办一系列沿海开发推介活动,一大批重大项目竞相落户沿海。统计显示,境外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26.15亿美元;境内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3485亿元。江苏沿海开发集聚了全球目光,储备了一批项目,集聚了一批产业,大大提升了江苏沿海的国际影响。

  

  江苏沿海前景诱人

  按照国家《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将分“两步走”。作为第一步,到2012年这三年是基础、是关键。在持续性的开发大潮中,三年后的江苏沿海地区是啥模样?

  江苏省委常委会原则通过的规划实施意见,已经对此作出了清晰的描绘。建设大港口、滩涂大开发、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城市、服务大腹地,成为关键时期的“关键词”。

  让我们展阅这一幅图画: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3亿吨,集装箱达到700万标箱,其中连云港港达到1.6亿吨,集装箱600万标箱。

  ——滩涂围垦开发形成新机制,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取得明显成效,近期省里将在东台近海潮间带启动100万亩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工程。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56∶36。

  ——沿海三市城市化加快推进,连云港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海港城市,未来南通要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盐城市的目标则是沿海地区新兴的现代化工商城市。重要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比重达到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达到国家控制要求。

  而汇集到总的经济和民生指标,到2012年,江苏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

  三年规划,为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开头起步,打响了决战沿海的第一役,体现的是《规划》的落实和衔接,包括与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衔接、与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衔接,正在为江苏沿海开发的“摩天大厦”打好“根基”。

  “打造沿海特色产业基地,要坚持以大项目催生大企业、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产业的思路,走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说,作为全省综合经济部门,省发改委正积极推进以大项目为载体的现代产业布局,促进连云港与中石化合作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项目、南通与中信国安合作的电动汽车项目、盐城与神华国华合作的海上风电场项目等尽快落地。同时,招商引进一批项目,向上争取一批项目。

  据悉,江苏省正与国家规划紧密衔接,江苏省交通、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正在加快编制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滩涂围垦开发、环境保护等12个专项规划,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

  

  环保规划紧锣密鼓

   “在沿海开发中,南通将坚持科学开发、有序开发、保护式开发和集约式开发的原则”,南通市环境保护局副调研员李建东坚定地表示。9月27日,《南通市沿海开发环境保护规划》通过专家审定,该规划依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和相关环保规划编制,规划期为2009—2020年。

  近年来,《南通市沿江开发江海联动总体规划纲要》、《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南通港总体规划》和《南通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总规划和分类规划先后编制,对江海岸线的利用与后延陆域的布局进行刚性约束和控制,统筹港口、园区、产业、城镇建设。洋口港区、吕四港区总体规划已付诸实施。这些规划已成为指导南通市两大海港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李建东说。南通明确了优先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全市确定9类33个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为180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3%。

  6月19日,盐城市环保局局长吴雨晴主持召开《江苏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编制任务部署会,要求明确规划编制要求和重点,落实责任,按时保质完成好编制任务。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宣教中心主任洪石说:为全面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对连云港市沿海发展提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任务措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连云港市沿海地区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该市正按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连云港实际,已经制定了《连云港市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三年实施方案》、《连云港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据启东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顾爱东介绍,该市为了配合沿海开发,与江苏省环科院合作,编制启东沿海开发规划;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对启东的未来做了战略规划;与中国城市科学院合作,对该市的整体发展与规划进行了战略定位;与中国交通规划研究员合作,对该县的交通状况进行了整体规划。江苏沿海14个县(市)的规划也在紧锣密鼓的编制当中。

  

  “海上三峡”落地生根

  江苏是我国海上优质风场最为富集的省份,不仅风速高,且少台风袭扰。从连云港市赣榆县往南,直到南通市启东市,连绵几百公里都是沿海滩涂,涨潮时看似一片汪洋,退潮时露出10多公里的潮汐带。这片滩涂可开发风能资源超过数百万千瓦,电场建设中又不占土地,没有三峡百万移民的负担,是名副其实的“风电宝地”。

  南通市在风电建设中捷足先登。如东县已启动30万千瓦海上风电国家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启东华能风电早在去年就并网发电。

  今年5月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所属的长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如愿地与盐城市签署了海上风电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长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将在盐城近海开工建设10万千瓦至20万千瓦海上试验风电场,远期将建成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

  东台市20万千瓦风电场经过3年多的建设,近日已全部完成,134台国际先进技术的风力发电主机全部并入华东电网发电,投资约18亿元。

  响水风电场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项目核准。据了解,该县沿海的风电场,规划建设134台单机容量15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4.3亿度,概算总投资约20.4亿元。

  7月28日,滨海县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式签约。中电投集团决定在滨海港投资80亿元,建设50万千瓦海上风力发电项目。

  大丰市风力发电场由中电国际投资建设,工程共建设174台风力发电机组,其中750千瓦机组81台,1500千瓦发电机组93台,总装机容量约20万千瓦。

  5月15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华东分公司与连云港市签订了赣榆和灌云两县的海上风电场投资开发意向书,灌云县10亿风电项目已经正式在该县的临港产业区开始运作,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安装50台单机容量2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装机总规模100兆瓦,项目初可研装机容量为99兆瓦,计划于2009年底全部建成投运,年发电量约为2亿千瓦时。

  据了解,目前国家已在南通、盐城、连云港等地的沿海一线部署了三峡总公司、广东核电、国电龙源等多家公司近百万千瓦风电场。

  迄今,江苏已投产和在建的滩涂风电场有7座,已完成前期研究工作的有6座,预计2010年全省滩涂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81万千瓦。

  面对风电产业在沿海普遍开花这一局面,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袁汝华表示担心:沿海很多地方发展风电产业带,其实风电产业是有排斥性的,建了风电产业,对其它产业就要限制。在国外,风电产业在沿海滩涂横向发展的少,更多的是向海上纵深发展。而江苏目前滩涂风电建得很多。因此,十分有必要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对原先编制的全省风电产业规划进行修订,限制滩涂上风电产业用地,鼓励向海上发展。

  

  环境保护日趋重视

  沿海开发,人们最为关注和担心的,就是环境问题。在江苏采访,听到最多的当然也是地方政府如何重视环境保护。

  连云港市市委书记王建华说:环境保护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建设事业。坚持环保优先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沿海开发的必然要求。要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严把环保门槛,坚决不上污染企业,坚决不转移别人的污染项目,大力发展“两高两低”产业,走一条新型工业化、产业高端化道路。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说:环境保护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要在思想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突出环保在整个工作中的位置,任何时候都要将环境保护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决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忽视环境问题,给社会、给老百姓带来重大损失。要加大环保工作投入,不能因小钱而失大局。全市所有化工企业生产废水必须送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要严格执法监管,对违法企业决不手软。

  在10月10日召开的盐城市沿海发展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赵鹏强调指出,盐城沿海资源丰富、生态独特,具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必须把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贯穿于沿海发展全过程,使全市人民永享可持续发展之利。沿海开发越是向纵深推进,大家开发热情越是高涨的时候,越要坚持环保优先原则。

  在射阳县采访,该县县委书记徐超关于环境保护的“语录”被环保局张贴在墙上:“决不把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沿海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绝不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沿海的一时发展。”

  东海县委书记关永健对环境保护的体会更为深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海的优势,随着资源要素的趋紧,这种优势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要扎实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重视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滨海县委书记王斌说:我们每一项规划都反复求证、广泛征求意见,并由专家组严格审查,同时根据开发建设中具体形势和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务求滨海县的沿海开发更科学、更切合实际、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后人留隐患。

  东台市委书记祁彪认为:东台要按照“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拉产业链、建特色区”的思路,实行“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综合开发,创出沿海开发特色。

  

  化工污染再成焦点

  虽然江苏各地重视环保,但环境问题仍不乐观。其主要原因是:江苏是化工大省,虽然该省也采取了关闭小化工、入园进区等多种措施,但化工企业的污染,一直是坊间、政府、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江苏省环保部门公布,今年1-9月,江苏已淘汰关闭沿海地区小化工企业316家,完成全年计划的80%。

  在盐城市采访期间,某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说:虽然现在江苏说的是环保优先,但县领导考虑的还是发展问题;一位在环保部门工作了十几年的副局长用顺口溜来形容当下环保工作的尴尬:“公安靠手铐,税务靠发票,工商靠执照,环保靠口号”。“沿海开发肯定好,但苏北沿海各县都有化工园区就是对环境保护和沿海开发的一大挑战。”一位环保局副局长这样说。

  正因如此,在环保系统工作了20多年的陆科长发出了这样的抱怨:“做环保工作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如果我是医生,躺着来的病人站着出院了,我肯定会有成就感。做环保就不同了,我做了20多年环保,结果是水越来越黑,空气越来越浊,整天也忙得千头万绪,不亦乐乎,但就是看不到出路和成就在哪里。”

  江苏沿海基层环保工作人员的抱怨,在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八部门开展的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结果中得到了验证。

  就在环境保护杂志在江苏采访期间,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组10月24日离开连云港,结束对江苏的检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代表检查组向当地政府提出反馈意见时指出,江苏省委、省政府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在制定沿海地区环保规划,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采取加强入海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全面推进生活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四大举措,防治陆源污染。

  检查组同时指出,江苏省个别地区存在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监管能力不足,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其中包括沿海化工园区较多,存在较大环境污染风险;部分涉海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行为;部分企业偷排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导致新沂河流域部分河段污染严重;海上溢油应急防备能力存在薄弱环节;大规模围填海项目缺乏深入研究。

  

  机遇和挑战并存

   “江苏沿海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环境保护杂志在沿海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赞叹。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的发展将得到更多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将得到更多投资的关注。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而江苏沿海开发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江苏沿海近海与海岸湿地是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已经列入《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近海海域涉及渔业养殖、渔业增殖、珍稀及经济鱼类海洋生物资源的洄游通道、产卵场、索饵场等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极其敏感。沿海滩涂围垦、风力发电的规划规模、布局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相冲突;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将成为沿海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是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不能稳定达标,污染控制欠账较多。江苏沿海地区由于区域综合实力较弱,环保投入不足,污染控制欠账较多,区域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酸雨频率高、生活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污水集中处理率低、零散工业点源环境管理和污染集中控制不到位,承接苏南产业转移造成的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带来较大环境污染与风险隐患,同时地处江淮沂沭泗下游,长期承受上游客水压境污染。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解决现有环保问题,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总量消减计划,为沿海开发腾出环境容量,是江苏沿海环保工作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三是规划经济发展规模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存在矛盾。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足,沿海三市现有污染物总量基数较低,综合考虑国家节能减排要求,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按总量控制技术方法进行测算,规划经济发展规模下的SO2、COD排放增量仍较大,沿海地区污染物减排压力较大。

  江苏省地勘局局长陈胜海则从地质学的专业角度提出了问题:江苏海岸带90%以上为新近沉积的第四系松散层,这些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差,软土地基、沙土液化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布广泛。长期以来,海平面上升、海岸自然和工程引起的侵蚀与淤积、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影响,以及开采地下水、矿产、油气等资源诱发的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将对沿海城市发展和港口建设等海岸带开发工程构成严重威胁。

  

  各界人士建言献策

  在对连云港、盐城、南通等市县的采访中,很多人在对沿海开发寄予厚望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感到担忧。南通市通州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季永新说:“沿海开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环境污染问题控制不好,将对沿海滩涂的养殖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江苏沿海也将成为一片‘死海’,所以要将开发、利用、保护相结合。”

  江苏沿海开发既然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环境保护就不能各自为政,而要树立江苏沿海“一盘棋”的环保理念。大丰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王书怀、响水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吴佰兵等都有这样的共识。

  对江苏沿海开发,赣榆县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董淑信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由于沿海开发区域较大,仅凭现有的环境管理机构鞭长莫及,要建立独立的环境监测机构,实施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海洋水环境质量监测、入海河流水环境质量监测,形成江苏沿海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全省共享;沿海3市14县(区)有必要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牵头下,成立“沿海开发与环境保护”交流平台。

  东台市环境保护局王连根则建议,要将沿海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开发利用的前置条件,主要是污水集中处理厂以及相配套的污水输送管网埋设,使每个企事业单位所生产的废水能够自生产之日起就能通过污水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并达标排放。每个企业还必须有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真正实行清污分流;在废气排放上,要建设集中供热企业,减少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逐步实现低碳经济。

  河海大学商学院袁汝华教授说:“国际上滩涂开发大致有三种模式:荷兰需德海的大坝围成淡水港湾模式,日本韩国的工业产业带模式,阿联酋迪拜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从近期看,江苏采取日韩模式比较适宜。根据国务院批复,围垦土地的总体要求是建设用地占20%,生态环境用地占20%,农业用地占60%。这样,沿海产业的空间布局就显得非常重要。”

  

  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后,江苏沿海开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为如今的沿海开发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问题,而是涉及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产业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大事情。因此,如何开发沿海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深奥的科学发展难题。

  《环境保护》杂志十一月号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