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的广告正在经历悲剧时代。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国内第一批广告执业证书持有者、三年广告从业者、二十年的普通消费者,见证了这几十年来大陆广告的成长历程。时至今日,广告已让我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充斥身边的大都是“算计的”“讨好的”“恶心的”“不顾消费者死活的”广告!
有玩弄算术的,算来算去把消费者算进去的,尤其是不太熟悉商业社会“游戏规则”的老年人,非商业人士等,以至于许多子女或朋友帮着算,才幸免于难不遭“荼毒”。如,买多少送多少,最后酬宾活动、限量、套餐等。
有针对青少年和专业知识不足的消费者,专挑他们喜欢听的、看的,把祖国的未来忽悠的不知东南西北的。如那些极不健康的食品,却叫嚣着“健康”“活力”“营养”。
有些是恶心的,画面、声音、情节等,真让人“欲生欲死”,如单调重复的、自以为是的创意、造作扭捏对白的等等。
甚至烟草,这全球皆知、早已禁播的广告内容,现在也居然在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体公然传播,时代悲剧真的来了!
窃以为,关于广告的对象,如那些涉及直接健康的产品服务,如药品、食品、烟草、医疗服务等,就应该禁止播出;广告的内容,凡夸大、不实、故意给人造成误解的均应删去;对广告的播出时段要考虑受众,尤其是特殊人群(如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对穿白大褂的(非医生服但冒充医生的)、名人打擦边球的等等,一律严惩。
我基本不敢听广播广告(尤其是成段的,频道承包的),不敢看食品、药品的广告,不愿读手机短信广告和EMAIL广告。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的另一个方面吧。
何时我们能多看到兼顾营利性和社会教育性的广告呢?也许那时我们就可以走出末法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