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从实践科学发展观里要的是什么?


 

到底从实践科学发展观里要的是什么?
 
王匡忠
              
元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最高层第一次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形式,通报政治局常委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民主生活会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会,党中央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拿到民主生活会上,说明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一般的重视。
 
    党中央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上,为什么要作那么大的动作,花那么大的精力,费那么大的劲头,下那么大的工夫,用那么大的气力,到底要的是什么?要到了吗?
       
    很显然,要的不是各单位文件资料发了多少,大会小会开了多少,学习班办了多少,各级领导干部重要讲话作了多少。要的也不是媒体所作的穿靴戴帽一带而过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之类的空洞报道。
 
    要的是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取得促进发展显著成效”两句话中间缺的,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不断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转化,绝不是雾里看花的转化,而是清清楚楚的转化!是明明白白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转化而来的能见到和得到的实实在在成效和利益。由此看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是转化为上。       
 
    转化为上,首先是人的观念转化为上。如果,人的观念不能转化到科学发展观来,对肯定的成绩和总结的经验也就不能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上去理解,对正视的问题和查找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也就不能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识。
 
    所以,不能实实在在的按科学发展观转化人的观念,就不可能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不断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文件资料发的再多只能是废纸,各种会议开的再多只能白开,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讲话再重要也显示不出来重要。     
        
    其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早在四年前的2003310日就已经提到全党工作的重要日程,并且在每次讲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要求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果,怎么样?
      
    如果,当初都能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作重要了,以保持清醒头脑的心理,以始终居安思危的境界,以增强忧患意识的姿态,把不科学发展调整到科学发展上来,既是刮12级的国际金融风险也能应对自如,形势肯定要比现在更好,一些必须清醒地看到的那些不高兴看到的、不愿意看到的、不想看到的问题,你就是想看都看不到。    
 
    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现在看来,不少地区、部门、单位,在四年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有的全都是在哄,他们的哄没有害到别人,哄来哄去恰恰害的是他们自己,有的害的自己困难缠身,有的害的自己跌了跟头,有的害的自己摔了跤,有的害的自己轰然倒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做不见棺材不掉泪。但是,对那些头脑里没有科学发展观的粗放派人物来说,既是见到棺材也不一定能掉泪,他们根本不承认自己是没有抓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给自己造成的问题,而是找客观原因埋怨前期国家紧缩货币政策给自己造成的问题。尤其是,有的把中央提出的积极应对的科学战略,不是理解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转化,而是错解为拿职工开刀减员减薪。
 
    仔细理解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就是没有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的冲击,没有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没有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没有一点困难,就业没有一点问题,也应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整个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发展的资本,既是到了共产主义科学发展观都不落后。      
 
    把好一味的硬说成不好的人不是好人,把不好一味的硬说成好的人也不是好人。四年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审视我们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漏抓了抓转化这个关键。所以,现在必须在抓转化上补课。
 
    第一,抓转化根本在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自己的重要讲话要转化为自己检查落实。如果,自己的重要讲话自己都不能检查落实,自己拿自己的重要讲话都不当重要,下面谁又能拿这些重要讲话当重要呢?所以,很多好的讲话,不能只顾的讲,要抓检查落实。
 
    第二,抓转化力量在群众。群众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生命的源泉。因此,必须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动员转化为群众性活动的行动,使群众在科学发展观转化的监督上真正的活动起来,只有群众活动起来了,才能抓好转化。
 
    第三,抓转化关键在选点。抓好点绝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跑到好的单位去总结点。在城市要把点选在一些发展比较落后的困难企业上,在农村要把点选在一些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的村上,在这样的点上抓出来转化才是最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