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鹦鹉之死想到的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36中学初三⑷班 杨 一
有个人养了一只鹦鹉。一天,这只鹦鹉飞走了,它在荒野上吃力地飞行,由于它不知道如何觅食,就慢慢地饿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的心情异常沉重。它使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中小学生,我们何尝不也像这只不会觅食的鹦鹉一样呢?
我们被束缚在学校、家庭这双重的牢笼里。每天,我们在学校中被无尽的题“海”压得喘不过气来。回家后,本以为可以放松一下,可谁知,在家长“不许看‘闲书’”、“不许出去玩”、“不许交朋友”……如此种种的禁锢中,我们又只能无奈地在那狭小的空间中艰难地啃着书本。不仅如此,我们生活的每件事,都被家长们“包办”了。“妈妈来洗碗,去好好学习吧!”“妈妈给你洗衣服,去好好学习吧!”“妈妈给你叠被子,好好学习就行了!”如此等等,久而久之,我们便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就逐渐退化了其他尚未形成的生存技能。大人们常说,你们这一代,是最幸福的一代。而我们要说,如果长此以往,我们也必将会成为最悲惨的一代。
大人们小的时候家庭生活贫困,在家中干过那么多家务活,吃过那么多的苦,你们不想再让自己的儿女也像你们一样吃苦,尽管我们是理解的,然而你们错了:劳动和吃苦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你们小时候吃了许多苦,才使你们具备了独立生存的技能,才使你们脱离父母后也能很好的生活。而我们呢,一点儿家务活都不能做、不愿做、不会做,只是一心死读书,读死书,终究有一天我们是要离开你们的,你们不可能庇护我们一生啊,像我们这种“书呆子”,一旦进入这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就必然会像那只鹦鹉一样被活活地饿死!这样不但不会为建设祖国做出什么贡献,祖国的未来也可能葬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上!父母们,你们对我们的这种爱,其实是害呀!
为了避免家长的过度庇护、溺爱对我们这代青少年产生的诸多不利影响,为了使我们具备过硬的生存技能,为了真正解放“笼中鸟”,家长们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固有的观念,就必须“放飞”我们,让我们在生活各方面都尽可能自理,多进行社会实践,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让我们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我们的独立人格、独立生存的能力。绝不能将我们的一切都包办了,更不能将我们封闭起来,让我们做那种没有生存技能的鹦鹉,要让我们做在暴风雨中翱翔的雄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这代青少年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此文写于2003年6月,系课堂供材料自命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