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乙人生
黑龙江省大庆石油高中高一⑷班 张 睿
鹰,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长鸣。
村中一个小女孩儿正专注着草丛中一只将要破壳的蛋,伴随着女孩儿欢快的叫声,小“鸡”小乙,不!小鹰出生了……
小乙是一只鸟,鹰的后代,但这个连它自己也不知道。它只知道主人叫它小乙,它是只鸡。
小乙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小娟,一个梳着长长麻花辫的普通女孩儿。小娟不知道小乙是只鹰,只把它当成一只小鸡,可刚孵出来的小乙并不比小鸡好看,但小娟还是非常喜欢它,时常把它搂在怀里。
小乙被当作一只鸡饲养着,它每天都和小鸡们生活在一起。小乙整天蹲在鸡窝里,听着母鸡报蛋和公鸡打鸣,或听大人们谈话。一天它听到大人说:“小娟,你捡来的这个怪物太能吃了,既不能下蛋,也不会打鸣,把它杀了吧……”听到这儿,小乙心里一惊,便不敢接着往下听了。然而小娟的哭闹声还是传到了它耳中,小乙知道小娟很疼爱自己,于是也就不担心了。
事后再也没听大人们提起,小乙心想一定是小娟保住了自己,心中充满了感激。小乙渐渐地发现自己与鸡一点也不一样:黑棕色羽毛,尖尖的爪子,长而带钩子的嘴;鸡很怕淋雨,而它则喜欢在雨中展开它那长长的翅膀。
也许自己真是个怪物,院子中的鸡看见了它总是绕着走。小乙偶尔在院中舒展一下翅膀,可它却不知道如何是飞,寂寞之余,它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一天它趁大人不在家,便拉着小娟的裙角向门口走去。小娟抱着小乙飞快地从路边跑过,仿佛生怕别人看到她的这个怪物似的。小乙瞪大眼睛看着路边孩子们对它指指点点,人群中突然闪出一个比小娟高一头多的大男孩儿。他指着小娟说:“你抱的是什么东西?给我看看。”小娟边摇头,边往后退,“这是我家的鸡。”“鸡?哪有这样的鸡,分明是只鹰嘛!快拿来。”大男孩儿冲着小娟吼道。小娟半信半疑地没吱声。
小乙盯着那个大男孩儿,眼中充满了仇恨,竟敢对小娟这样说话。小乙心中也半信半疑:自己不是一只鸡吗?什么时候又成一只鹰了。还没等小乙想完,小娟已推开那男孩儿,撒腿往家跑了。小娟坐在门槛上,一边往地上撒米一边似乎迷惑、又似乎醒悟地自言自语着:“鹰会飞,但小乙不会;鹰不会吃米,但小乙会……”
小乙从此则更加坚信自己是只鸡,不会是那个什么鹰。鸡们并不喜欢小乙,因为它长得跟自己不一样,但小乙却很喜欢鸡,因为自己也是“鸡”。
后记:这一切都是人的罪过,造就了小乙——一只变成“鸡”的鹰。
(此文系课堂以“环境与成长”为话题作文,写于2004年11月初。发表于《中学生作文指导》2005年第9期(《鹰与鸡》,《作文世界》2005年第5期,2005年3月荣获第二课堂杂志社“蓓蕾杯”文艺作品大奖赛二等奖,还被收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作文世界》[阅读链接]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小娟把鹰的后代小乙与鸡一起喂养,长大后,小乙不知道自己是鹰的后代,只认定自己是一只鸡。但生理的本能还是让小乙与小鸡区别开来。小乙知道自己是鹰,而尽量学鸡的样子,这是小乙的悲哀,其实也是人类的悲哀,因为人类制造的环境让小鹰自己也不认识自己,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生活,这岂不是人类的悲哀吗!文章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文字的使用也比较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