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专注于执行和管理一些大型住宅项目的营销策划及销售推广,加上做点集团品牌建设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说,已经很久没再继续和商业地产打交道了。为了旧同事的盛情和抬举,也因为是来自家乡的一个地产企业的内部专刊,就含含糊糊答应了。我想,既是内部刊物,就算发布了些不成熟不全面不深刻的文字也没什么关系吧。
这几年,商业地产轰轰烈烈。一是投资热,规模大,但见效微;二是专家越来越多,做成功的却很少。好象三月份吧,广州这里的决策资源机构搞了一个商业地产高级训练班,我过去的另一个下属(现在也是杭州一家地产公司的企划部经理)来参加了,会议中间的一个晚上他到我家坐了坐。大家聊起来,说是广州一些商业地产专家都去班里授课了。那些商业地产专家和我一样,很多也是做地产项目营销策划出身,因为接业务接到商业地产,自然就按照商业地产的类型来策划了,后来也就成为有商业地产实操阅历,再变成商业地产专家的。而我除了给过去的和现在的同事以及集团内部、代理商、广告服务商讲课外,真的没出去任何第三方的正规讲台上做任何关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方面的讲课。我看了很多专家的讲课,对照自己心里思考的和口里要说的,大致都差不多。但是仔细回想那几年从事商业地产包括社区商业研究和社区商业实操的情形,加上走访了那么多南北城市的商业地产现状,我就发现,我实在不能随便就这些很专业很棘手的课题发表高论,因为,这几年来,商业地产按照专家们那些看似新鲜看似科学看似严谨的理论和模式去操作,根本就没出现什么成功的案例。在课堂上列举的所谓成功,都不过是专家们自身对自己操作某些项目过程的一些总结,再加以理论的拔高。事实上,那些商业地产项目本身大部分没有真正兴旺起来,甚至相反,不是造成商铺产权纠葛,就是业态商家半死不活。
说这些和这篇文章有关系吗?有关系。因为我始终认为,现在的商业地产,不是专家们的一些理论和操作手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商业地产大部分的症结来自于投资性、结构性的失误和失控,加上政府和投资企业在商业规划上的天真及短见。很多很多的商业、商铺项目,无论是纯商业地产,还是社区商业,大多开发商、投资商,根本就没想过要潜心的认真的长期的来做好商业,而只是为了最大最快的攫取短期开发利益;为了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他们可以联合专家、代理商、广告商以及不负责任的媒体制造出各种漂亮时髦的商业概念,计算出各类新奇诱人的高回报率。只要套进大量中小投资者和商家进驻,只要他们感到已经可以游离深不可测的商海而安全“上岸”,他们就什么都不关心了。
(未完待续)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