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一个月前刚过完两周岁生日的儿子突然告诉我:“爸爸……蜡烛……快乐”,我急忙走到他在看的电视跟前,原来是一群小朋友点着蜡烛围在一起,为汶川大地震进行哀悼。我知道儿子说的带着生日歌音调的“快乐”是指“生日快乐”,因为一个月前的生日派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教他学会了吹蜡烛,所以,蜡烛在他的脑海里就是“生日”才有的东西。但是,看着电视画面,我一时哽咽,不知如何回答儿子,想了半天答道:儿子,这些小朋友不是在过生日,他们是在为去世的小朋友、叔叔阿姨们哀悼呢,他们很伤心,他们不快乐。
我想,儿子还不懂“去世”和“哀悼”的意思,在他的生命辞典里,还没有死亡、灾难、伤心、珍惜这些词语,直到这几天,在电视上看到许多他喜欢的汽车、飞机、火车、起重机,我才借此机会,慢慢让他知道什么叫“地震、凄惨、失去亲人、无家可归”,不理解没关系,以后也许他就会把看到的和我说的话联系起来……
陪儿子看电视的时候,又看到一个很好的采访,一个失去很多亲人(包括自己儿子)和同事的某县某部门局长,在被问到为什么失去这么多亲人还这么乐观、这么拼命地奋战在前线的时候,他说:乐观是因为眼泪早都流干了,但痛还在心里,想想老百姓们,灾难使他们失去一切,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但我至少还有国家、政府养着,所以,现在我能活着,就要多做事。
多好的回答!一个真正为人民、为国家、为自己时时刻刻在创造价值的好公仆!我们的生命难道不应该如此吗,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意外的事故等等都可以让我们的生命随时凋零,但一个时刻在创造价值的人,一定会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也会深刻地活在别人的心中。
前一个星期出差重游泰国曼谷,给我留下的只有一个印象,就是曼谷和5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道路还是那样塞车、一些地方还是很脏、梅南河还是不干净,与一些司机和市民交流之后发现,原来,曼谷人还是那样“休闲”:很少人在家做饭、赚钱是为了花钱、花完了再去工作、先买车后买房、花明天的钱享受现在……他们的生活哲理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就是要快乐、要享受,那么辛苦干什么,但是他们的国、他们的家确实发展得不怎么样。
我一直认为,活着,就是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不仅仅是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是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对培育自己成长的土地、国家的一种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