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卖公务员考试答案看考试诚信


2007年,公务员招考牵动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心。在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开始前,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消息也越来越多。据长江商报报道,在考试前一天晚上,网上竟出现了在QQ群中公开叫卖公务员考试答案的消息,引起众考生议论纷纷。现在看来什么样的考试都有卖答案的,卖考试答案的这种作弊行为已经染指我们的公务员考试。

由于考试活动业已形成现代社会管理的一项制度形式,各种各样的考试层出不穷,考试作弊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关键是考试的现代意义,再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才选拔机制、一个教育手段问题,因为即便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其制度设计者和承载者的最终目的也还是对政治资源的分配与占有,更何况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考试都要落实到对社会各类资源的配置、占有与经济利益的分配、消费上。正是有这样的利益驱使,应运而生是这方面的供给:作弊耳机考试答案配套卖;枪手替考;用高科技手段考试作弊;有组织的作弊等等,不少人认为考试公平是社会诚信的最后底线,但却没有认真考虑诚信与考试的关系。考试公平是国家设计考试的初衷,但由于考试不诚信,造成勤奋诚实者吃亏,不学无术、弄虚作假者得势的社会导向,必将动摇整个社会的公平性。因此,考试要诚信,而这种诚信考试必须要由考试制度来加以保证。      

在市场条件下,考试制度应该是市场催生的结果,其既具有经济的合理性又有其道德的合理性。但就目前社会各类考试来看,大多数只能由政府部门来要求并组织考试。由于从国家到地方政府机构林林总总,如教育、人事、劳动以及各个行业部门等等,因此形形色色的考试越来越多由于考试缺乏市场机制的作用,因而也就出现了只注重考试方式而忽略考试目的的现象,导致考试泛滥成灾。同时,考试泛滥也必然增加全社会的考试成本,考试愈来愈不经济。有人统计过,中国的学生差不多把1413的精力投入到了学英语上面,这本身就是对正常的学习生活的一种扭曲。而随着英语考试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这种扭曲注定要进一步恶化。因此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而这制度上的缺陷是某些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固然,个体的道德理性是有限的;同时,个人的道德意志也是有限的,何况今天的考试相当多是和获取物质的“权力”联系在一起,如,公务员考试,面对不道德所获的诱惑,往往难以克制自私欲望的膨胀而铤而走险,我们不无感叹:当诚信遭遇弄虚作假、高分的利益、习以为常的社会不良之风时,显得何等脆弱!但是,诚信考试应是应考者心性道德与考试制度道德性的双向契合,而后者更具基础性意义。所以,我们认为,诚信考试的关键是健全考试制度。如果没有健全的考试制度保证考试诚信,实际上是对我们整个考试体系的一个严重影响,事关我国整个考试体系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否则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或选拔出来的人是高智商的不诚信的人,这是大家都不期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