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与家居的区别在于,后者一定要用心去经营。许多人有钱买了大房子,再花许多钱去豪奢地装修,但房子还是房子,顶多是漂亮的房子,不是叫人过目不忘,叫人时时有倦鸟归巢之想的家。问题即在于此。一个朋友参观完我装修之后的家,她用了三个字来评价:“用心了”。这恐怕是我所能得的最简明扼要的赞许了。其实我家的房子才两居,拿到钥匙后,头脑里一片混沌,不知该怎么去折腾它。我根本没有精力和金钱去像大户人家一样,拆了东墙补西墙,做出漂亮的吊顶和繁复的饰面墙来。于是,一开始我们就被迫下定决心走重装饰轻装修的简约之路,况且这样也符合环保的潮流。好在选的装修公司不错,哪怕是刷墙也讲求一流品质。没有留下装修的隐患。门、五金件、厨卫用具争取选好的,漂亮、耐用,物有所值。装修的过程并没费心多少,更多的心思基本花在灯具和家具的挑选上。全为了重装饰的这个“重”字。
从装修开始前,每个周末都出去,北京大大小小的家具城无一漏网。后来证明这一点极其重要。选择家具一定得沉得住气,多看,直至看到非他莫属的那种为止。我们的家具真可谓积北京之大成。万家灯火的贵妃榻和翘头案、大钟寺的床具、高碑店的镜子与仿汉书案、百安居的沙发与餐桌、爱家的窗帘,不一而足。品牌与数量依需要而定,不必盯住一家,以致家里所有家具一个风格,不够灵动,也不必七零八落,亦中亦西,杂乱无章。家具的风格以主要家具而定,其余小件便可以一一附和。木材的贵重与质料并不是首要的选择理由,重要的是你喜欢,并注意格调的统一。当然,从环保角度考虑,还是实木为佳。除湿机开始的时候也没考虑到风格问题,全凭两个人的喜好决定。原则是两人都要喜欢。于是每遇见一件都喜欢的,就毫不吝惜的扔下定金,回家再去寻思安在哪个着落合适。回想起来,那真是段花钱如流水的奢华日子。
装修完毕,家具及灯具也基本定好。除湿机那面客厅里的红墙是思考了很久才决定要刷的。因为,除了在大面积的展厅见过这种大面积的红色,此外,在家居上,没多少人敢用。万一坏了,可能把整个客厅的氛围破坏掉。结果,天从人愿,这面红墙后来不知得到多少人的嘉许。一个懂五行的朋友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说,这一面属火,你刷对了。而且红色正好应了我们所选的深色家具。等家具进齐了,环视数月的辛劳,忽然才发现,其实我们的个性、喜好和期许都老早蕴含在整个装修和家具的选择过程中。虽然最初不能明确自己想要个什么样的家,但风格早已深锁在你的骨子里。如若要我以一句话作结,那就是:复古而不泥古,我们欣赏的是一种清新的新古典主义。
除了客厅与卧室的一面墙各刷成红色与紫色。其实墙面均为四白落地,无墙线和吊顶,极符合古典家具的摆放。为了弥补客厅顶墙的空旷,夫人提出以古典的冰渍纹窗扇为底,一盏冰裂纹的圆球灯悬下,改变了以前“客厅的吊灯要最惹眼,最繁复”的构想。最简单的往往最美。除湿机于是客厅的吊灯从绚烂归于平淡,入夜打开它,映在对面的落地窗上,恍若一轮明月。你还问道,我屋里哪里淘来的那些精致的东东?我一下子问到了根本:轻装修完后如何做到重装饰?这说来实在话长。因为这与我多年的喜好有关:一是以淘书为乐,二是以淘东西为乐。蔡元培先生主张,中国人无宗教信仰,为避免生活无趣,最好以美育代宗教。我无形中身体力行了蔡先生这一主张。早年读书的时候,每当无趣或读书累极,便一人轻装混迹于勾栏瓦肆之中,一来观察各色人等,二来淘点小东小西。长此以往,所获之物便淄铢积累得多起来。虽多不是值钱的东西,除湿机但俗世的情趣与美感无不映射其中。而且每件物什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甚至还有一个人。于是旧物生情,将个人多年来的历程和感情物化了。
举例吧,“石趣”中的多宝架上有一个小核桃,雕工精美,人物舟船栩栩如生。那是来北京的第一个春节没回家,夫人过来相伴,二人去琉璃厂逛庙会,于一古玩店的旧货框里深挖出来的,店主只要了区区十元。喜得此物,后来所见核桃再也没有超过这个去的。再如,“怪鸟”的瓷盘,时为我在南大旁边一个极小的地摊所获,为陶瓷学院的学生习作。但寥寥数笔,怪鸟跃然其上,颇有八大山人的余风。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货架货架货架卖者乃一老翁,面善气和,要价不贵,略还一下便买下来。后来,我因为常去,竟与他熟识。有时他有事,竟要我替他照顾摊子,自己径去。这也是我深得劳动人民信任的一例。还有“我的镇纸”,实为游历皖南的时候,于一家做歙砚的小店购得。这家小店的砚台我皆没相中,反倒是于旮旯发现这个不起眼的东东。它实际是用做砚台的废料略加雕琢而成。你仔细看它:山高月小,水低石出,那仰首的舟子莫非李白?店主索要亦是区区十元,我喜而得之,随手置于案上做镇纸之用。这件的例子实在太多。真应了一花一世界。物品贵贱倒无足观,只是用来装饰自己的家居,一件一件,岁岁年年,无不牵愁惹恨似地一齐奔来眼底!
后来,淘东西的习惯从早先的读书之余转向如今的工作之余。每次受遣外出,至一地必了解其风俗人情,争取买到最具代表性的纪念品。比如赴泉城济南,除观趵突泉水,还可以带回代表龙山文化的黑陶。今夏赴内蒙海拉尔讲课。课余在旧货市场流连,见一家有数枚纪念章有些意思,爽快拿下。结果老板喜欢我的爽快劲,说里面还有更多替别人留的,要不要看。机会难得,自然当仁不让。升降机升降机在窄小得仅容一人回旋的小屋里,面对一堆纪念章,我爱不释手。中间有多枚为满洲国所发行,不啻为日本殖民东北的直接见证。除到此地,怕是再也淘不到这么多此类的玩艺。把万水千山走遍,也许才能理解中国的辽阔与博大。而这些随行所获,念兹在兹,不啻为一个人羁旅天涯的物证.
家里还可见佛像、佛手、佛灯。我虽不信佛,但喜佛。故人事随缘,深信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物件,如能引起你性灵一颤,便是隔了千山万水却来相会的投缘。你不拥它入怀,谁拥它入怀?那盏有二十四个小佛像的灯来自福建一处陶室,在百安居一家陶器店,我曾经三过其门,视线都汇集在这盏灯上。但苦于价高,一直没决心买下。最后一次这店要关门,灯已被一韩国留学生定下来。我忽然间依依难舍。百般与店主交涉,最后以一句“好东西还是要卖给国人”打动其心,决定转让给我。那一刻,我心中默念,我佛慈悲。是日尽兴而归,悟道:物的归属原来这么奇妙。升降机升降机升降机我的一个好友,笃信佛教。除了佛经,几乎做到不滞于物。在我看来的好东西,他皆不在意。他偶然得了玩艺,也慷慨送人。待他读完博士,屋如雪窟,不着尘埃。连女友也不曾交过。我是俗人一介,不解他吃斋念佛,所为何来。他知道我贪恋尘世的喜好,但也不指摘我。我们一道去礼佛。双手合什,下跪叩首间,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我:你的心还是指向红尘。扪心自问,我也没有将好东西据为己有的贪婪,人活一世,终归于大化。但环伺多年淘来的物件,满室生春,究竟是为这素朴的人生多了几许光彩。
从装修开始前,每个周末都出去,北京大大小小的家具城无一漏网。后来证明这一点极其重要。选择家具一定得沉得住气,多看,直至看到非他莫属的那种为止。我们的家具真可谓积北京之大成。万家灯火的贵妃榻和翘头案、大钟寺的床具、高碑店的镜子与仿汉书案、百安居的沙发与餐桌、爱家的窗帘,不一而足。品牌与数量依需要而定,不必盯住一家,以致家里所有家具一个风格,不够灵动,也不必七零八落,亦中亦西,杂乱无章。家具的风格以主要家具而定,其余小件便可以一一附和。木材的贵重与质料并不是首要的选择理由,重要的是你喜欢,并注意格调的统一。当然,从环保角度考虑,还是实木为佳。除湿机开始的时候也没考虑到风格问题,全凭两个人的喜好决定。原则是两人都要喜欢。于是每遇见一件都喜欢的,就毫不吝惜的扔下定金,回家再去寻思安在哪个着落合适。回想起来,那真是段花钱如流水的奢华日子。
装修完毕,家具及灯具也基本定好。除湿机那面客厅里的红墙是思考了很久才决定要刷的。因为,除了在大面积的展厅见过这种大面积的红色,此外,在家居上,没多少人敢用。万一坏了,可能把整个客厅的氛围破坏掉。结果,天从人愿,这面红墙后来不知得到多少人的嘉许。一个懂五行的朋友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说,这一面属火,你刷对了。而且红色正好应了我们所选的深色家具。等家具进齐了,环视数月的辛劳,忽然才发现,其实我们的个性、喜好和期许都老早蕴含在整个装修和家具的选择过程中。虽然最初不能明确自己想要个什么样的家,但风格早已深锁在你的骨子里。如若要我以一句话作结,那就是:复古而不泥古,我们欣赏的是一种清新的新古典主义。
除了客厅与卧室的一面墙各刷成红色与紫色。其实墙面均为四白落地,无墙线和吊顶,极符合古典家具的摆放。为了弥补客厅顶墙的空旷,夫人提出以古典的冰渍纹窗扇为底,一盏冰裂纹的圆球灯悬下,改变了以前“客厅的吊灯要最惹眼,最繁复”的构想。最简单的往往最美。除湿机于是客厅的吊灯从绚烂归于平淡,入夜打开它,映在对面的落地窗上,恍若一轮明月。你还问道,我屋里哪里淘来的那些精致的东东?我一下子问到了根本:轻装修完后如何做到重装饰?这说来实在话长。因为这与我多年的喜好有关:一是以淘书为乐,二是以淘东西为乐。蔡元培先生主张,中国人无宗教信仰,为避免生活无趣,最好以美育代宗教。我无形中身体力行了蔡先生这一主张。早年读书的时候,每当无趣或读书累极,便一人轻装混迹于勾栏瓦肆之中,一来观察各色人等,二来淘点小东小西。长此以往,所获之物便淄铢积累得多起来。虽多不是值钱的东西,除湿机但俗世的情趣与美感无不映射其中。而且每件物什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甚至还有一个人。于是旧物生情,将个人多年来的历程和感情物化了。
举例吧,“石趣”中的多宝架上有一个小核桃,雕工精美,人物舟船栩栩如生。那是来北京的第一个春节没回家,夫人过来相伴,二人去琉璃厂逛庙会,于一古玩店的旧货框里深挖出来的,店主只要了区区十元。喜得此物,后来所见核桃再也没有超过这个去的。再如,“怪鸟”的瓷盘,时为我在南大旁边一个极小的地摊所获,为陶瓷学院的学生习作。但寥寥数笔,怪鸟跃然其上,颇有八大山人的余风。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货架货架货架卖者乃一老翁,面善气和,要价不贵,略还一下便买下来。后来,我因为常去,竟与他熟识。有时他有事,竟要我替他照顾摊子,自己径去。这也是我深得劳动人民信任的一例。还有“我的镇纸”,实为游历皖南的时候,于一家做歙砚的小店购得。这家小店的砚台我皆没相中,反倒是于旮旯发现这个不起眼的东东。它实际是用做砚台的废料略加雕琢而成。你仔细看它:山高月小,水低石出,那仰首的舟子莫非李白?店主索要亦是区区十元,我喜而得之,随手置于案上做镇纸之用。这件的例子实在太多。真应了一花一世界。物品贵贱倒无足观,只是用来装饰自己的家居,一件一件,岁岁年年,无不牵愁惹恨似地一齐奔来眼底!
后来,淘东西的习惯从早先的读书之余转向如今的工作之余。每次受遣外出,至一地必了解其风俗人情,争取买到最具代表性的纪念品。比如赴泉城济南,除观趵突泉水,还可以带回代表龙山文化的黑陶。今夏赴内蒙海拉尔讲课。课余在旧货市场流连,见一家有数枚纪念章有些意思,爽快拿下。结果老板喜欢我的爽快劲,说里面还有更多替别人留的,要不要看。机会难得,自然当仁不让。升降机升降机在窄小得仅容一人回旋的小屋里,面对一堆纪念章,我爱不释手。中间有多枚为满洲国所发行,不啻为日本殖民东北的直接见证。除到此地,怕是再也淘不到这么多此类的玩艺。把万水千山走遍,也许才能理解中国的辽阔与博大。而这些随行所获,念兹在兹,不啻为一个人羁旅天涯的物证.
家里还可见佛像、佛手、佛灯。我虽不信佛,但喜佛。故人事随缘,深信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物件,如能引起你性灵一颤,便是隔了千山万水却来相会的投缘。你不拥它入怀,谁拥它入怀?那盏有二十四个小佛像的灯来自福建一处陶室,在百安居一家陶器店,我曾经三过其门,视线都汇集在这盏灯上。但苦于价高,一直没决心买下。最后一次这店要关门,灯已被一韩国留学生定下来。我忽然间依依难舍。百般与店主交涉,最后以一句“好东西还是要卖给国人”打动其心,决定转让给我。那一刻,我心中默念,我佛慈悲。是日尽兴而归,悟道:物的归属原来这么奇妙。升降机升降机升降机我的一个好友,笃信佛教。除了佛经,几乎做到不滞于物。在我看来的好东西,他皆不在意。他偶然得了玩艺,也慷慨送人。待他读完博士,屋如雪窟,不着尘埃。连女友也不曾交过。我是俗人一介,不解他吃斋念佛,所为何来。他知道我贪恋尘世的喜好,但也不指摘我。我们一道去礼佛。双手合什,下跪叩首间,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我:你的心还是指向红尘。扪心自问,我也没有将好东西据为己有的贪婪,人活一世,终归于大化。但环伺多年淘来的物件,满室生春,究竟是为这素朴的人生多了几许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