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的三个关键点


作为当下非常热门的一项商业议题,外包越来越为国内企业所关注。如果处理得当,外包实际上有助于将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思想落实到位,有助于企业轻装上阵、快步前行。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谈及外包时,更多地是思考如何进行“业务外包”。实际上,业务外包的背后就是“能力外包”(capability sourcing)。因此,企业唯有对自己的强项能力和弱项能力了然于胸,才能对自身各项业务的取舍做出正确的判断。

具体而言,山人建议你应当集中精力把如下三个问题思考清楚,方能有助于你理清思路。

首先,你应当考虑把什么外包出去你可以尝试着为自己的企业画一张外包机会分析图(参阅Mark GottfredsonRudy Puryear以及Stephen Phillips研究成果),将自己企业所需的每一项能力都标示在上面,从而对各种外包机会的相对优劣势进行比较和分析。

如图1所示,外包机会分析图的纵轴表示某项流程或职能的专有程度,横轴表示该项流程或职能在行业内外的普及程度。据此,我们可以形成三个区域。处于右上方的既非企业专有、行业普及性又高,因此属于最适合外包之列;相反,处于左下方的由于利润模式属于企业专有、行业里也是我们独此一家,因此属于自己掌控、最不适合外包之列。实际上,处于这一区域的能力甚至可以考虑内揽insourcing),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你的企业在履行某种职能方面确实是“顶呱呱”,那么你不妨找机会为其他企业提供这种职能。联邦快递在这方面堪为楷模,它为1500多家产品供应商提供运输规划和管理服务,帮助它们把货物运送到通用汽车公司所属的26家动力传动装置制造厂。这种能力使得联邦快递在价值2250亿美元的物流外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对于那些处于图表中间部位的区域,你通常要对自己的企业和行业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之后才能定夺。

其次,你应当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提供商 选择好外包服务提供商十分重要,这关系到业务外包效益的高低和管理的成败,因此,你应当建立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评价选择机制,抓好考察、评估、比较和决策几个环节。考察就是通过正面了解、信息查询、现场调查等方法,考察其技术水平、服务能力、企业信誉。在此基础上,对外包业务服务方进行评估:设备技术上是不是与你方相匹配、服务能力是否符合你方的要求,技术人员和一般员工能否完成外包业务等。为了寻找优秀的服务商,你需要多考察几家,然后进行比较,从好中选优,最终选择确定一家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企业信誉好的作为合作伙伴。

再次,你应当注重“外包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你应当把服务提供商纳入自身的整个管理体系中。一是通过“服务水平协议(SLA)”的形式明确你方和服务提供商的各自职责和工作范围,双方应承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二是你方应帮助服务提供商制订相关工作流程,规范项目标准和工作制度,组织员工培训,使其管理在常态下进行。三是你方应成立外包业务管理部门,加强与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联系,双方应经常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四是你方应对服务提供商的管理、质量、成本和绩效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服务提供商的效益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