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盛会是体育盛事不是政治表演的舞台
李华新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15日在接受法国电视24台采访时说,国际奥委会是体育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不应由它来扮演政治角色解决全球问题。
罗格在采访中说,他不担心北京奥运会遭到抵制,“因为抵制行动只会让抵制者受到惩罚”。个别人的缺席“无损于奥运会的质量,北京奥运会比个人强大多了”。(CCTV.com 2008年02月16日 12:57 来源:新华网 )
罗格还表示,运动员如果利用奥运会作为政治舞台,将受到惩戒。这同时也提示我们加入一些运动员在奥运村之外进行有违奥运会精神的举动,他自己是要承担责任的。
实际上对于国际奥委会罗格来说,这样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也是需要的。因为一个人或是一些人,或是某些国家的某些人,来抵制奥运的话,对于全球的体育盛事来说,他的力量是微弱的,虽然它有一些负面影响,可是对于一个全球不同种族肤色的人们期待已久的奥运来说,这些阻扰是很无知的是卑劣的。奥运会是一个体育比赛的舞台,而不是用来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舞台。
既然斯氏不担当顾问,我们在表示遗憾之后,笔者以为他就应该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内,而对于他拍摄的什么大片,我们是否也要抵制,那是后话。但是可以明确一点,这位也在中国捞了不少影片票房利润的人士,我们在今后也不必再津津乐道,因为一个对我们用抵制情绪的人,我们不必把自己的热脸满腔热情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针对国外一些人别有用心地要求把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会挂钩,甚至鼓动抵制北京奥运会,美国总统布什日前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说,他将按原计划出席北京奥运会。他表示,奥运会是一个体育事件,他不会利用奥运会公开谈论政治问题。 美国总统的态度我们表示欢迎,因为体育盛会不是一个解决棘手政治问题的舞台,尽管各国元首、首脑纷纷汇集北京也是一个机会,但是作为一国的领导人,以此在奥运会上说政治敏感话题,至少是缺乏政治智慧的。
欧盟轮值主席国斯洛文尼亚体育部长米兰·兹韦尔和英国奥林匹克事务大臣特莎·乔韦尔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都表示,不应将奥运会政治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4日表示,北京正积极努力解决奥运会期间的环境、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为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环境。中方不希望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事被政治因素所干扰,这也不符合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的精神。
因此正当我们紧锣密鼓积极筹办北京奥运之际,我们需要克服外界的干扰,不必计较这些毫无道理的鼓噪,把北京奥运办成功就是我们当下的当务之急。
现在斯皮尔伯格不管是处于什么原因,这样出尔反尔总是不好的,因为在当时你可以不接受这个邀请,或是你可以不看好北京奥运,这些都无妨于中国要举办奥运会的决心,现在西方社会中的一些人用什么联名签名写信的方式来抵制北京奥运,或是放言国际奥委会主席主席罗格也签了名等等,看来在西方社会总是有些人,见不得中国的好,而至于什么奥林匹克精神等等话题,那完全是随由自己来揉搓的面团。把一个地区性的国际问题与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原则来作为自己的政治赌注,这样的一些做法有一丁点人道主义精神吗?!
用斯皮尔伯格不作为艺术顾问说事,可以影响北京奥运真实一个天大的笑话,似乎是太高看了自己的能力,太低估了中国人的智慧。而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一些人士他过高的看重自己意志了。之后,斯皮尔伯格的影片我们是否还会不会喜欢,那是另外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艺术大师,我们也不必对其格外推崇,对于这位在我们的国家赢得了票房的人士,他今后再来圈钱似乎也不会太容易。
不仅是斯氏的不接受邀请担当顾问无损与北京奥运,即使是一些人一些运动员不参加奥运会也不会影响奥运会的影响和意义,因为奥运作为当下最能体现人类共同理想的体育盛事,因为举办奥运敌对双方甚至可以停火,不再继续战争的体育盛会,聚集在五环旗下是全世界共同的心愿,这是历史的潮流,是谁也不能阻挡的。
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是属于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民的,用抵制来说事太没有肚量,太小气也很无知,也很不人道主义。把体育和政治进行捆绑也是很弱智的,因此我们庆幸斯氏不担当顾问是件好事,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智慧用我们的智慧和才智,举办具有中国人自己文化传承特色的奥运会开闭幕式,也定会精彩,震惊世界。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