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如女郎裙子,短一点何妨?


文章可以多短?

丁启阵

 

学期临近结束,给一个班的研究生出了开卷的考试题:写一篇考证几个方言本字的小论文。有学生问字数有什么要求,我答:“不少于五百字。”学生们一阵欢呼。显然,他们认为我这个要求不高。因为多年的经验,我丝毫都不担心他们交上来的作业会因为字数太少而不成样子。我敢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脑子里都有这样一种逻辑:字数越多,分数越多。因此,他们一定会尽力把文章写得长一些的。虽然我给出了五百字的下限,但基本上是没有人会真的写到五百字就打住的,一般都会写到一两千字以上,有时候,有人会写到万言以上。据我所知,极少有学生具有只写五百字就交卷的勇气,极少有学生具有能够只用五百字就把一个问题阐述清楚的语言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在文化教育日益普及的年代,在图书出版与发行空前繁荣的年代,在人人上网开博客激扬文字的年代,阅读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无文可读,而是:文章太多,时间太少。有鉴于此,有志于写作的人们,就都应该认真想一想,怎样尽量把文章写得精炼一些,短小一些。

古往今来,就诞生过不少美妙的超短小文章,这可以说明,文章是完全可以写得很短小的。比之于女郎穿着,曳地长裾固然可以雍容华贵,遮臀短裙也往往能够魅惑动人。

古典诗歌是短小文章的典范,几十个字,乃至十几个字,几个字,就可以表达丰富多样的内容,表现复杂细腻的感情。李白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只有二十个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二十八个字,但都把游子的思乡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感动了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其实,这一诗一曲,还不是最短的,当代有人号称写出了只有一个字、两个字的诗。据说有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有一首题为《刷牙》的诗,全诗不过两个字:“假笑。”这样的东西是否可以称为诗,可能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上古时期确实是出现过不少超短小诗歌的。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只有二十八个字,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更短,只有二十三个字。更早一些,《吴越春秋》中射箭好手陈音在越王勾践面前所唱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只有八个字。有谁能说,这些文字不是诗歌呢?

不只是诗歌,散文、小说也是可以很短小的。据说多年前英国曾经搞过一次超短篇小说大奖赛,规定:内容必须涉及王室、性、宗教三个方面。结果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勇夺头奖,她的获奖作品翻译成中文只有十二个字:“我的上帝,女王怀孕了,谁干的?”这是外国的事情,属于海外奇谈。中国历史上,也是产生过不少超短美文的。即以散文而言,中国文学史上就有好几篇名文,是只有八十余字的: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八十一个字,宋代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八十八个字,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八十三个字。此外,明代归有光的《寒花葬志》也不过一百一十二个字。

英雄不问出处,文章不论长短。

遗憾的是,我这篇提倡写短文的文章,却超过了一千个字。这大约也可算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一种情况吧。

                                           200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