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的中国股市是火焰,2008年中国股市是海水。一轮牛市结束后,大多数投资者的结局是亏损,而且是大幅亏损。在2009年的股票投资中,如普通投资者能痛定思痛,认真分析总结亏损原因,亏损也许是件好事。作为一个经历过两次牛市和两次熊市的投资者,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投资心得。
罗杰斯是个世界闻名的投资大师,记得最近一次他的成功投资经历,是在高于100多美元/股的价格做空美国的贝尔斯登,跌到2美元/股的最低价平仓。有一次很多投资者围着他讨教股票投资的秘诀,他一开始笑而不答,后来因投资者缠着他不放,只好说:“其实做股票很简单,只要做到一点:低买高卖。”投资者以为罗杰斯是开玩笑,这不是废话吗?可是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会忘记这一原则。2005年6月,中国股市创下熊市中最低点998点时,沪市成交量只有53亿,即只有53亿的资金在买进。而在去年10月创下本轮牛市6124点最高点的当天,沪市有1668亿的资金在买进。如果投资者不能真正理解低买高卖的原则,总是在低位时不敢买,高位时勇敢买,又在股市大幅下跌后割肉出局,就很容易亏损。
是否听专家、分析师的意见,就能减少盲目,避免亏损,多赚钱呢?恰恰相反。同样拿罗杰斯来说,他的水平肯定是世界一流的,但是这两年中国媒体对他的报道,一味强调他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股票。但后来他强调,自己从来没有说要买A股,也从来没有买进A股,他买的是中国公司的B股、H股,并认为A股这么贵,傻瓜才买。而在罗杰斯澄清时,A股已经出现了大跌。罗杰斯的话被曲解了。投资者听到的并不是有水平的专家的真实想法。而国内的投资机构、分析师,水平甚至不如普通人。2005年末,众多机构预测2006年的行情,最乐观的,也就是看到1300点。让几乎所有专家大跌眼镜的是,当年涨到近2700点。年末,机构普遍认为涨幅过大,2007以调整为主,结果2007年股市继续大涨。2007年末,众多机构纷纷认为2008年股市将延续牛市,普遍看高到7000-8000点的水平。记得当时只有民族证券的徐一钉认为可能远远低于4300点。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说:“如果说我在华尔街60多年的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人能成功地预测股市变化。”在投资市场上,除了凯恩斯和马基尔等少数几个经济学家取得了优异的投资业绩外,大多经济学教授、专家,要么在股市中亏损累累,要么根本不敢入市。
另外国内的分析师名声并不好,其观点往往受其利益的影响。最近有报道,上海某知名券商研究所所长年初在内部会议上认为2008年可能跌到3000点以下,可是公开的策略报告却说未来几年不可能走熊,预计2008年股市会在5000-8000点之间。北京某券商的分析师2007年坚决看空地产股。可是当其公司成为万科增发的承销商时,公开表示万科合理价值是40元。万科增发后持续大幅下跌。北京有个机构,更是采取先买进,再公开推荐,当散户买进后再出货的办法,赚了1.25亿。遭到证监会查处。1997年那次牛市结束后,因部分股评家忽悠导致散户大量亏损,在当时的中国各职业声望排行榜上,股评家甚至不如妓女。
总之,投资者如果盲目相信分析师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所有投资者来说,投资一定要建立在对股市及所投资的公司的了解之上。难于想象一个不懂交通规则,不会开车的人,用黑布蒙上双眼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驶。可是很多这两年新入市的投资者,却连市盈率都不懂。有不少人在权证的最后交易日买进没有任何价值的权证,全家多年积蓄化为乌有。也有投资者仅因为“中石油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高位买进中石油,根本不知道它的市盈率是多少,不知它的石油储量只能开采10多年,利润增长困难,没有技术优势。不知发改委在国际油价高涨时不许它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也不知埃克森这种既有大量石油储量,又有技术优势的石油公司,市盈率只有不到15倍。也未必了解巴菲特当时在香港买中石油的价格(不到2港元)远低于A股发行价,并且巴菲特在中石油A股上市前后,以低于A股发行价的价格在香港抛光了中石油。
投资者应当了解市盈率、市净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基本指标,了解股市投资的基本规则、国内股市的发展历程,特别应当熟悉自己投资的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这样不仅能大幅降低亏损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盈利的概率。拿巴菲特来说,他在买可口可乐的股票之前,看了它之前50年的财务报表。彼得.林奇做基金经理时一年甚至要拜访近400家上市公司,每天看的资料有几尺高。而很多投资者买进一只股票甚至不知它是经营什么的,了解它的时间可能都不如买一只微波炉时货比三家的时间。也许买了几十只股票,却没有看过任何一份财务报表。巴菲特说得好:投资者成功与否,是与他是否真正了解这项投资的程度成正比的。
很多07年入市的投资者,看到06年股市上涨近1倍,对投资收益预期比较高,普遍有短期内暴富的幻想。实际上每年投资收益达到27%,差不多10年就能赚10倍,20年是100倍,30年是1000倍,40年是10000倍。可见,即使年收益27%这样看起来不高的收益,都是不大可能实现的。特别是股市或股票的上涨,根本的支撑和推动因素是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拿美国股市来说,二战后美国公司盈利增加了55倍,股市上涨60倍。而公司盈利又取决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经济不大可能达到并长期保持年增长20%的水平,股市又怎么可能长期每年增长20%呢?因此,对股市的收益预期应当建立在合理的水平之上。不切实际的收益预期,只会使得投资者去冒险。
事实上建议投资者尽量不要买股票。除非有大量时间去研究,并且具备了投资的种种基本常识。大多投资者可以选择基金来间接投资股票。尽管部分基金公司有老鼠仓等丑闻,但毕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研究员都有长期投资的经历,了解股市,还能发挥团体协作的优势。可以发现,基金在牛市中普遍能跑赢股指,而在熊市中,因基金的仓位中会有部分债券,跌幅又会少于股指。本次熊市中,基金净值的损失就是普遍好于投资者手中股票的损失。
特别是有一种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可以稳赚不赔的投资办法:基金定投。即每月拿出固定数量的资金,投资于固定的基金,长期坚持,将获得不菲收益。假设股市长期回报是每年10%,则一个22岁工作的人,如果每月能拿出200元投资于基金,到60岁退休,共投资38年,成本为91200元,本金加收益共有100万零4000元。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复利的威力。虽然因通货膨胀,当时的100万购买力远不如现在,但如果平时不将200元用于基金定投而是消费,将一分钱也没有。并且基金定投还有这样一个好处:假设每月投资200元,不考虑申购费用,第一个月以2元/份的价格买进100份基金,随后股市大跌,基金净值跌了一半,则第二月200元可以申购到200份基金。随后股市反弹,基金净值反弹到1.4元/份,则两个月400元共申购到300份基金,价值420元,收益率5%。为什么基金净值低于两次申购的算术平均价,还赚了钱呢?就是因为基金定投每次投资额是固定的,则跌(涨)时买到的基金份额多(少),加权平均成本就低。因此每次股市大跌,对基金定投都是好事,而长期看,股市一定是上涨的。这个10%年收益率,也是参考了美国100年来股市复合增长10.98%的事实。
最后提醒一点:如果投资者有自己的优势,买进股票,务必要用长期不用的闲钱。因为如果是好公司,即使股价暂时下跌,投资者损失的也只是时间,但如果是短期要用的钱,万一股价下跌,就不得不亏损离场。
政府托住股市是不可能的 降印花税托不起牛市
2008年中国股市不需要放卫星 股市黄金十年曾是大悲剧
股市必死,千万人陪葬
两个历史名人的成功投资范例
华尔街股神不是中国股市的上帝
沙黾农对中国股市的最大贡献
股市投资的20个误区(一)
世界投资大师之投资精髓
应让散户知道股市的全部真相
为何当时无人相信中石油跌到20元?
中石油是中国散户自作自受
中石油20元以下才值得考虑
对中国所有散户的建议
令人恐怖的股市4000点维持论
股市黄金十年曾是个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