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2000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专著《企业游戏——近距离文化观察》,这本书几乎用尽了我的积累,把想说的基本上都说了。从2001年开始,我只能写一些经济学和企业文化方面的随笔。2002年初,出版了2001年的随笔集:《一位民企经理人的思与说》;2003年初,出版了2002年的随笔集:《一脚深,一脚浅》;2004年初:出版了2003年的随笔集:《潜海·观潮》。2004年底,朝华出版社将上述三本随笔结集,按经济学和企业文化分类,编入《联智财经文丛》,书名分别是《经济学:掀开生活的红盖头》和《隐规则:企业中的真实对局》,接下来,2004年的随笔直接编入《联智财经文丛》,书名为《真实世界:打开天窗说亮话》,2005 年制作光盘授课产品《思想统治企业》,2006年写书评《乔致庸的经济学——电视剧<乔家大院>启示录》,2007年写书评《王朝投影——电视剧<大明王朝>对中国企业家的启示》,2008年制作光盘授课产品《企业常道》。就这么一路走来,四年来由于随笔写得少,也就没有出过随笔集。
2008年国庆期间,打开电脑的“写作文档”,发现2005年至2008年写的随笔,居然也有15万字了,于是,便着手把它整理了出来,延续此前的书名(都是11个字),就叫它《说东道西:经济学理性视角》。开始与几家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
正在此时,恰好收到了北京赢智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中心策划编辑盛娟女士的电子邮件,她说她看过我的文章,希望能合作出书。虽然,过去没有与这家公司打过交道,但当我看了公司简介,了解到他们策划的书在近期图书市场的卓越业绩,直觉告诉我:他们有能力把这本书做出利润来。其实,一本书能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书的内容与出版社的营销能力,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作为作者,我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书让出版社赔钱。所以,找合适的出版社不容易。
年轻的时候,总是坚信:“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竞成”;年纪大了之后,开始相信:事在随缘,不必刻意强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这本书就不再找人写《序》了。谁是此书的读者,谁能知我懂我,也就随缘了。
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