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孟氧,一代宗师
——由《纯粹孟氧》议及孟氧精神
一、《纯粹孟氧》—— 出自一个只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女人之手。
《纯粹孟氧》(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导师孟氧教授的女儿为他写的传记。我读这本书时,不免从内心产生一种惊叹。惊叹的不是这本书在文学上有多么高的造诣,也不是这本书提供了多少我过去闻所未闻的情节。我惊叹的是,只有文革期间中学文化水平的孟小灯居然能够为自己的父亲写出这样一本传记。不仅如此,作者孟小灯曾经还是一位癌症病患者。
孟氧的女儿,跟她的父亲一样,令人折服!
书里没有什么夸张性的语言,叙述近乎白描,但真切感人。这本书之所以感人,不是缘于她的文字,而是缘于孟氧的真实。真实传奇的孟氧足以引人入胜,质朴深切的父女之情足以感动人心。凡是认识孟氧的人,无不为其传奇般的经历和极为鲜明的个性所吸引。这部书,也许是对孟氧的传奇身世所作的最为完整的介绍。孟氧活着的时候,从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一次讲完他的全部经历。几十年的传奇,当然不可能在几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讲完。即使是跟他一起生活学习多年的弟子,从他本人口中所得到的,也只是一些片断,而且在理解上容易发生概念化,而概念化的东西往往没有了原本具有的那种生动和鲜活感人的特质。这本书,比孟氧本人的讲述更可以让我们了解孟氧其人及其精神。
作者孟小灯花了两年时间写这本书。此前,她已对父亲的很多遗稿进行了整理,也写了一些回忆纪念性的文字发表于报刊。正如一位师弟所言,孟小灯对孟老师的一些理论的概括,居然还都是正确的!写孟氧,离开了他在经济学理论上的创新,未免不够份量。说孟氧,不说他的理论,只说些生活趣事,未免不够深度。孟小灯的这本书,对于孟氧在理论上的创新,有一些介绍,而且在表述上,是内行的。对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想了解孟氧在经济学理论上的成就,可以去读他的专著,《恩格斯传》、《经济学社会场论》、《评梅林的〈马克思传〉》,还有发表在各处的论文。然而,孟氧的理论和他这个人一样,极富个性。所以,要理解孟氧的理论,首先必须理解他这个人本身。理论,往往只是一个人的一个侧面。《纯粹孟氧》这本书,显然可以帮助我们去更好地理解孟氧的理论。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孟氧是一个不爱唱高调的人,而且他对这类人一贯反感并且怀疑其动机。然而,从孟小灯的书里我更加确切地知道了,他本人确实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一个真正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这一点,可以从他自己身陷囹圄却还谆谆教诲自己的女儿要认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好好报效祖国的书信中得到最真切的证明。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也许有职业道德起作用,在朋友面前也许有个人形象上的考虑。然而,在自己的女儿面前,父亲一定是真实的。读孟氧在狱中写给自己女儿的那些信,不仅让我再次感受到导师的知识之丰富,更让我真切地认识到孟氧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热爱民族、对国家充满希望的质朴情怀。
二、理解孟氧及其精神,这是一个问题。
孟氧是一位智者,他在理论上把现代物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结合起来,首创了独特的“经济学社会场论”。他是一位勇者,面对死亡判决也决不背信弃义。他是一位贤德,对于自己所经受的苦难,从来没有把这些归于什么个人。他是一位志士,心里永远装着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并为之奋斗一生。孟氧,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骄傲!
孟氧是一个极富个性和魅力的人。对于这一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维度。经济学界认识孟氧的同辈人,多是从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上的个性进而认识到这个人的个性的;作为熟知他的弟子们,则在理论之外更可以从生活、学习的点滴中去体会导师的独特个性和魅力;不认识孟氧的人,则可以通过孟小灯这本书去领略孟氧那充满坎坷并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面对孟氧身上所具有的个性和魅力,有时不免让人感到困惑,以至于我们经常要发出感叹: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
我这里不必重复孟小灯的书中已经提供以及人们所知道的关于孟氧的方方面面。孟氧虽然已经仙去,但是,理解孟氧及其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进行的一件有意义的智力工作。孟氧身上有着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还在孟氧活着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就不知道谈论他多少回了,他的朋友们也不知道议论他多少次了。当初以及后来,像其他弟子一样,我也是花了很多的时间思考,试图比较贴切地理解自己的导师及其理论,然而,总感觉自己的理解不到位。
要和一个人看得同样远,你就必须至少站得跟他一样的高。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过去我之所以总感觉自己对孟氧在整体上的理解不到位,原来是因为我缺乏他所具有的那种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和高度的、刻骨的民族精神即爱国精神。
亚里士多德说过,道德是一体的。理解孟氧,理解他的理论、思想和行为,最终必须归到某种根本的精神或道德。
孟氧的名字,永远与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孟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那种几乎是痴迷式的笃信,曾经使试图理解他的我认为,似乎真的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孟氧成其为孟氧。现在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够的。诚然,孟氧之所以是孟氧,确实与他终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但是,一个人研究什么理论或主义,与这个人是不是信仰甚至去实践和运用这个理论或主义,并不一定具有必然的联系。要实践一个理论或主义,一定具有比这个理论或主义本身更深刻或更根本的精神或道德。孟小灯的这本书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之外,孟氧还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质朴的爱国情怀,这正是他爱憎分明、酷爱真理、严于律己、刻苦工作、在政治斗争的生死关头坚持原则,并在严酷的形势面前不屈不挠、宁死不屈的最深刻的精神基础。
深究孟氧的道德精神之来源,我们可以从孟小灯的书所提供的孟氧身世和经历,以及他早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学习研究之中找到答案。
我们常说,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想来,这样一个命题,不单是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是适用的,而且对于我们个人又何尚不是如此呢?就个人而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与个人的道德要求相脱离,它就不过是一个学说,一堆概念而已。理论要转化为行为,必须有道德作为中介。道德是内在化的,而理论却可以完全外在于人。孟氧之所以被人们称为“马克思孟”,其实不仅只是因为他对于马克思理论著作的烂熟于胸,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着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爱民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爱民精神结合起来,造就了孟氧,成就了孟氧。
孟氧身上有着极为丰富的优良品质,具有非常的魅力。在他生前,他的身边,总是吸引着很多求知求真的青年人。面对学生或朋友的溢美之辞,孟氧酷爱引用他特别欣赏的马克思的名言:人所具有的我无不具有。孟氧不是完人,但孟氧是非凡的。在我们心中,他是一座精神的奇峰。当我由孟小灯的书更清晰地认识到孟氧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最根本的精神和最朴素的道德的时候,我有一种豁然感,感觉似乎可以理解孟氧的所有一切了,也似乎更加懂得,同样是作为肩负振兴中华民族使命的知识分子,今天的我们是多么需要向孟氧及其精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