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白塔 谐趣园 天宁寺塔


  谐趣园

  顺着流水走几步,就是园北端的玉琴峡了。

  一块镌有“玉琴峡”三字的巨石映入我的眼帘。后潮的水经此峡引入谐趣园。水从高处堆叠的山石流下,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我想这大概就是“声趣”了。玉琴峡四周绿树交柯,鸣蝉噪鼓。置身此地,静听着流泉拨清韵、古槐弄清风,呵,这是怎样一种美的享受啊。漫步在谐趣园里,我渐渐理解了欧洲人为什么那样推崇“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

  刘林君《漫步谐趣园》

  北海白塔

  白塔高三十五点九米,底座占地1422平方米,台基分为三层高达九米,台基上是造形雄浑的复莲座,莲座和五条环带托起状若白玉净瓶的巨大塔身。塔身外形粗壮,稳重浑厚。塔顶承托华盖,直径九点七米,四周透雕花纹,上置铜板瓦,作攒尖状。华盖周围网以华鬘,像串连的挂钱,每挂下悬铜铃一枚,微风拂来,铃声悦耳。华盖中心有一座五米高的鎏金宝顶,用长达八米的粗铁链把金顶固定在铜盘上,在蓝天白云下,闪闪发光。元代名僧迈祥称颂道:“檐挂华鬘,身络珠网,珍铎迎风而韵响,金盘向日而光辉。亭亭高耸,遥映于紫宫;岌岌孤危,上凌于碧落。制度之巧,古今罕有”。

  吴及第《北京名塔拾萃》

  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在北京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它是八角十三檐的斗拱密檐式塔,是辽代佛塔中的典范作品。全塔高五十七点八米,建在一个方形平台上,下部是须弥座,座上是斗拱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用以承接塔身。相传塔在初建时,莲瓣为铁制,可注油燃灯,乾隆重修时才改为砖砌。塔身四周设门,门旁雕有菩萨、云龙和金刚力士等形象,刻工精湛,造形生动,尤其是那威武的金刚力士,怒目圆睁,肌内隆起,充分显示出古代武士的强健体魄和英武性格,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塔身以上出檐部分共十三层,檐下施以斗拱,塔身藏而不露,由下即上,斗拱逐层递减,形成丰满有力的“卷杀”,塔顶则饰以金珠形的“塔刹”。站在远处望去,整个宝塔庄严稳重,挺拔雄伟,那修长丰腴的塔身配以明暗相间的层层密檐,更是饶有情趣,引人遐思。

  吴及第《北京名塔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