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尽管欧盟央行和澳加等国央行也与美联储一样向市场注资,但是美元却借此全面走强,非美货币除日元以外则大幅回落。由于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地位得以强化,美国货币市场吸引大量短期资金进入,国际上大量短期资本可能会跟随这种形势,不断流入美国货币市场,等待美国短期利率主要是隔夜回购利率走高时,以躲避市场波动和避开风险。
虽然目前由于各国央行大量向市场注资,次级贷款危机得以暂时缓和,但是从美元避险货币地位上升,和美元兑非美货币全面上升,却可以预期到短期资本跨境流量仍然会放大。那么危机以后短期资本大量流动带来的后果就是,欧洲受危机影响将进一步受到冲击,即使新兴市场也不能避免,至于继续受危机冲击的程度则要视各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和美元储备的情况。
因此,即使如一些消息所报道的那样,中国和东亚金融机构牵涉次级贷款危机的规模和影响有限,也会受到美国资本市场和全球美元短期流动所带来的影响,而影响各国国内的流动性。人民币也必然会受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在美国货币市场和全球美元流动的形势下,经受汇率改革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验。那么次贷危机对人民币的影响会是什么样的,人民币会如何经受危机的考验呢?
近来美元兑人民币不断走高,已经回升至7.60附近,如果美元兑非美货币继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则可能会跟随这种形势继续下跌,就需要警惕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危险。所以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时需要经受的第一道考验,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下跌,就可能从根本上动摇股票市场本轮牛市的基础,造成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并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目前尽管人民币波动范围放宽,但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所以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客观条件是不存在的,尤其需要防止受国际短期资本频繁流动而出现大幅波动。
一旦人民币汇率受到国际短期资本的威胁,那么流通在境外的人民币首当其冲会遭到打压,并且可能会遭到抛售。这是人民币经受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考验的第二道关口,也就是说尽管人民币还未实现全球自由流通,但是流通在境外的人民币风险要大,甚至可能先于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而受到冲击。由于今年以来,内地金融机构先后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对流通与境外的人民币起到了回笼的作用,已经为经受危机考验做好了应对,而且由于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不大,即使受短期资本冲击问题也不至于太大。
以上都是人民币受危机影响而遭遇冲击的情况,如果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没有造成对人民币的冲击,人民币受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反而走强的话,那么这可能是人民币汇改以来实现国际化的一次重要的机遇。人民币不仅可能会在国际化上迈出标志性的一步,而且可能会由此强化其作为东亚区域货币的地位,而首先会获得东亚区域货币的身份,或者可能实现在东亚区域的更为自由的流通。这种情况下,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会得以巩固,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则会出现跨越式的发展,人民币可能由此成为香港主要交易货币之一,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大幅度提升。
因此,尽管有中国金融机构涉足美国次级债务领域,但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兑人民币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人民币要借此机会迈出国际化的标志性步伐,必须强化对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尽可能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剧烈波动,并充分借助于香港离岸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