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改写的不仅仅是历史


                        2007-02-17 《南方日报》财富时评
  
  狗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直接高开25点突破3000点整数大关,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中国股市的历史也再一次被改写。而在去年,自2245点被踩在脚下之后,上证指数高点不断刷新。客观地说,当时市场对于频创新高已经有点麻木了。

  由股改引发的价值重估行情在去年得到继续演绎,在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好于预期等消息的支撑下,牛市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大量新股民、新基民的蜂拥而入,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证指数去年的涨幅居然达到了惊人的130%,许多投资者也在牛市的盛宴中分得了一杯羹。

  当股指涨势如虹,欲昂首挺向3000点之时,“泡沫论”出现并争论达两月之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K双方谁也没能说服谁。后来由于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的“定性”,这场争论才慢慢平息。而当股指高高在上时,投资大师罗杰斯的一番“高论”,导致股指走出一根“罗杰斯阴棒”,大盘顺势调整,幅度超过400点。但如果理性地进行分析,其时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上来看,股指均有调整的要求,毕竟指数已经一口气上涨了千余点,而罗杰斯只不过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了而已。

  其实,早有市场人士预言:3000点不是梦。尽管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更多的是走出“背离”行情。而在经历了四年多的大熊市洗礼之后,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几乎绝望,谁也不会想到一年多之后,指数能够攀上3000点的高位。

  世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如果说人民币升值是助推股指上涨的外因的话,那么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监管层的大力清欠以及业绩的提升绝对是属于内因。股改前,由于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在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一致,两大利益集体常常处于对立态势,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包装造假上市、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市场诚信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投资者信心的丧失。伴随着股改的逐步完成,原来两大股东之间的鸿沟缩小了,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市场的信心。

  管理层去年的强力清欠显然是牛市的另一块奠基石。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市场的一大弊端,也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因为巨额资金被占用,许多原来绩优的上市公司甚至被“下放”到了三板,此举同样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和影响到他们的入市信心。从2006年6月份开始,管理层连发六道清欠“金牌”,其力度与决心不言而喻。截至目前,清欠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

  从目前已公布的年报看,上市公司的业绩比较令人满意。资料显示,截至2月13日,沪深两市共有1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6年年报。其中,120家上市公司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58%,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4.85%。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90.94亿元,平均净利润1.08亿元。业绩的大幅提升是股指跨上3000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上证指数才迈上了3000点的大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3000点更是一个市场的信心指数,中国股市被改写的也决不仅仅是历史高点这么简单。而尽管上证指数在编制上还存在缺陷,还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但却无法掩盖这样的事实。
 
    本文链接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d/nfrb/A11/20070217023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