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


我们这边一直没有真正的电影院。由于是新建区,文化设施极为匮乏,偶尔的几次出去看电影,也是在单位礼堂看的教育类的片子,直到去年吧,彩云城重新修建后,在中部四楼才有了电影院、游戏厅一类的文化娱乐设施,但现在的影院,已经远远不是小时候记忆里的样子了。再是,随着VCDDVD的盛行,电脑的普及,以及各电视频道的播放,大家看电影的渠道极为广泛,尤其是一部新影片的上映,到了影院已经有了很长的过程,有些好的影片,大家如果等不及,往往会在网上下载或买盗版碟片,先睹为快。因此,虽然现在各方面条件极为优越,孩子们却没有享受过我们曾经过的盛宴,没有过那种为了看一部影片而欣喜欲狂的快乐。

 

小时候在农村度过,那时,除了广播,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除了公社的放映队不定期的到村里放一场电影,真的没有别的娱乐,因此每到放映员推着小车来村里的日子,便是全村人欢庆的节日,最盛大的欢乐盛宴。

那时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唯一的宽敞地便是我们的学校门前。因此放映员们推着小车出现在村口,总被孩子们看到。如果是课间,孩子们会一拥而上,团团围住放映员,问今晚放什么电影,然后奔走相告,赶紧跑到操场“占场儿”,也就是用石块在地上划一个圈子,是自己家看电影的地方,划定了,别人不许再动,喊兄弟姐妹回家拿凳子,等待晚上家里人可以舒服地坐在凳子上观看,家里没孩子的,或来不及提前“占场儿”的,只能在边边角角一些不好的位置观看了,再找不到地方的,年轻人会爬到操场边小树林的树上,老年人甚至会在反面看。如果正上着课,放映员到了,孩子们在教室就坐不住了,开始交头接耳,却怎么也掩饰不了满脸的兴奋,老师这时也知道孩子们的心已经飞了,便提前下课,让孩子们去尽情欢呼,尽情手舞足蹈。

印象里,好像只有春节的欢庆气氛可以与看电影时媲美,感觉看电影时更浓烈些,因为春节只有孩子们完全欢天喜地、无忧无虑地快乐,大人们更多的是疲惫和因为贫穷带来的愁绪,更多的是强颜欢笑。看电影的日子,是全村人真正的欢乐、真正的享用,几乎倾巢而出,而且会提前几个小时坐在操场等候,那银幕真的是雪白,让人感觉到神秘和神圣。而放映前的时刻,银幕前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孩子们追逐、嬉戏、打闹,大人们坐着谈天说地拉家常,青年男女,则有着更丰富的表情,往往跟身边的人说着话,眼睛却飞到了不知哪个人身上,但不论男女老少,大家脸上无不洋溢着快乐、满足、企盼的笑容。

对于电影的等待,大家很耐心,好像没人会觉得等待时间长,因为放映前的等待仿佛快乐的前奏,而前奏里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电影一旦开始,喧闹的人群会马上安静下来,有时正片开始前会有一部加演片,一般是科学种田、科学养猪一类的,大家照样看的津津有味、聚精会神。一朵花的出现会引得人们惊呼,一群猪的憨态会让大家欢笑,即使是一部悲情片,大家的流泪也心满意足。精神的食量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