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里,媒体上关于“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讨论,可谓热火朝天。因为这是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所以有机会且有渠道表达自己意见的恐怕大多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也是中国社会向着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的“万里长征”迈出的一步(大步或小步还有待观察)。
但是,“方案”乍一公布,即引起质疑。窃以为,其原因是“国家”把与“法定节假日”相关但实质上本不相同的三个议题——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是否应该定为“法定节假日”?“五一黄金周”是否应该取消?如何保证“带薪休假”权利的实现?——捆绑到一起,而且在放假天数上事先定下了一个框框,只能是10天或11天,这就使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起来。
现在“国家”让公众讨论的问题是:要想在传统节日也放假,就得在现有假期中扣除相应的天数。扣谁呢?现在是“劳心者治人”的年代,所以“治于人”的“劳力者”的节日,那怕是“国际”的,也可以被忽视,从三天假日一下子被精简到一天了(不知道全总为什么对此保持沉默)。可网上调查反映出来的数据却是47%的被调查者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为什么?
首先,最重要也最值得重视的理由是:这个假日对农民工或许很重要。五一放假,城里人想的是休息或旅游,但农民工可能想的是农忙,虽然现在家里可以请帮工或请机械代劳,但也需要家中主事的带点现金回家,并“亲自”安排一番。归途遥远的,可能就不回去了,但两亿多流动人口中,离家较近的至少有一亿多,这个理由不被重视说不过去吧。
其次,将长假改为带薪休假,这个政策并非今日才有,但除了一部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大多数人实际上都实现不了。所以这种“替代”实际是“虚”。五一长假,旅游景点人多,不去就是了。在家里找个别的休闲方式放松放松就不行?中国的劳动者干起活来那么拼命地球人都知道,就是睡上七天大觉也不为过。实际上,这可能已经是长假中大多数人的选择。正因为如此,舍不得“五一长假”的绝对是多数。
或许有人说,不还有53%的人同意取消吗?但要说明的是,这涉及到调查方法,因为现在的抽样方式不是“随机”而是“随意”的,方法不科学给出的调查结果就有误差。最多,网上调查只能代表网民一族的意见,电话调查也只能代表电话一族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用此充当民意。
还有一点,现下大多数讨论可能都没有注意。要“与国际接轨”的话,就公民的休闲权利而言,有很多政府部门应对“法定节假日”负有责任,譬如劳动保障部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社会事务(民政)部门(管理民风民俗),但中国太有才了,代表“国家”对这个问题作出决策的居然是旅游部门。中国官场的潜规则是“屁股指挥脑袋”,所以本来为休闲而放假现在变成了为旅游而放假。拿着“方案”横看竖看,总能看出“旅游”和“黄金”的味道来。
问题已经提出,政府又确有诚意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一个最简单的方案可能就是最佳方案——接受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的人大代表提案,就是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各放假一天;其他问题先搁置起来,留待以后解决。这样做的理由是,传统节日有其重要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放假一天,可以使人们有闲暇时间去关注和承继传统文化。否则的话,在劳碌奔忙中,这些传统文化有可能因被遗忘而自行消亡。
当然,按这样的方案,“法定节假日”就成了14天。其实按国际惯例这并不算太多,譬如,同为东亚国家的韩国,“法定节假日”是15天,日本是16天。让承受着巨大社会经济压力的中国老百姓每年多休息几天,天还会塌下来?
但是,“方案”乍一公布,即引起质疑。窃以为,其原因是“国家”把与“法定节假日”相关但实质上本不相同的三个议题——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是否应该定为“法定节假日”?“五一黄金周”是否应该取消?如何保证“带薪休假”权利的实现?——捆绑到一起,而且在放假天数上事先定下了一个框框,只能是10天或11天,这就使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起来。
现在“国家”让公众讨论的问题是:要想在传统节日也放假,就得在现有假期中扣除相应的天数。扣谁呢?现在是“劳心者治人”的年代,所以“治于人”的“劳力者”的节日,那怕是“国际”的,也可以被忽视,从三天假日一下子被精简到一天了(不知道全总为什么对此保持沉默)。可网上调查反映出来的数据却是47%的被调查者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为什么?
首先,最重要也最值得重视的理由是:这个假日对农民工或许很重要。五一放假,城里人想的是休息或旅游,但农民工可能想的是农忙,虽然现在家里可以请帮工或请机械代劳,但也需要家中主事的带点现金回家,并“亲自”安排一番。归途遥远的,可能就不回去了,但两亿多流动人口中,离家较近的至少有一亿多,这个理由不被重视说不过去吧。
其次,将长假改为带薪休假,这个政策并非今日才有,但除了一部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大多数人实际上都实现不了。所以这种“替代”实际是“虚”。五一长假,旅游景点人多,不去就是了。在家里找个别的休闲方式放松放松就不行?中国的劳动者干起活来那么拼命地球人都知道,就是睡上七天大觉也不为过。实际上,这可能已经是长假中大多数人的选择。正因为如此,舍不得“五一长假”的绝对是多数。
或许有人说,不还有53%的人同意取消吗?但要说明的是,这涉及到调查方法,因为现在的抽样方式不是“随机”而是“随意”的,方法不科学给出的调查结果就有误差。最多,网上调查只能代表网民一族的意见,电话调查也只能代表电话一族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用此充当民意。
还有一点,现下大多数讨论可能都没有注意。要“与国际接轨”的话,就公民的休闲权利而言,有很多政府部门应对“法定节假日”负有责任,譬如劳动保障部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社会事务(民政)部门(管理民风民俗),但中国太有才了,代表“国家”对这个问题作出决策的居然是旅游部门。中国官场的潜规则是“屁股指挥脑袋”,所以本来为休闲而放假现在变成了为旅游而放假。拿着“方案”横看竖看,总能看出“旅游”和“黄金”的味道来。
问题已经提出,政府又确有诚意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一个最简单的方案可能就是最佳方案——接受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的人大代表提案,就是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各放假一天;其他问题先搁置起来,留待以后解决。这样做的理由是,传统节日有其重要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放假一天,可以使人们有闲暇时间去关注和承继传统文化。否则的话,在劳碌奔忙中,这些传统文化有可能因被遗忘而自行消亡。
当然,按这样的方案,“法定节假日”就成了14天。其实按国际惯例这并不算太多,譬如,同为东亚国家的韩国,“法定节假日”是15天,日本是16天。让承受着巨大社会经济压力的中国老百姓每年多休息几天,天还会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