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二手车的发展难点及趋势


 

品牌二手车的发展难点及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不长的时期内,我国二手车市场将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由失信走向品牌,由品牌走向集中,再发展出几个大品牌。对此,有必要对富有生命力的品牌二手车的发展做一些思考。

     一、当前困扰品牌二手车的几个难点
     虽然业内一直推崇和看好品牌二手车,但目前实际运作中,品牌二手车仍处于曲高和寡的境地,归纳原因主要有“四个不”。
     一是规模不够。目前北京月均经营数量超过100辆的二手车单一实体不超过5家,最大者也不超过150辆,哪个品牌都没有规模上的优势。对大众消费品来说,数量就是市场知名度,规模不够自然难展示出品牌二手车的魅力。
     二是诚信不足。二手车市场中诚信缺失的问题是个顽疾,虽经多方努力已有好转的趋势,但由于二手车经营中的“惯性”,现在甚至个别厂家的品牌二手车也出现一些诚信不足现象,例如:虽有百十项的认证、质保等高水准的承诺,实际运作中多已流于形式。由于经济上的压力,有些品牌二手车不能坚持高品质的诚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品牌二手车良好形象的树立和认可。而一些坚持高度诚信经营的品牌二手车,又过于阳春白雪,并没有显现出应有的亲和力,令人扼腕。
     三是竞争不当。由于二手车存在一定的“车价背离性”,同时同型的二手车价格相差从几千到几十万都有可能。而一般用户还习惯于 “同车同价”的思维,往往易被“贩子”的低价攻势所误导。在品牌二手车和传统二手车的市场竞价中,品牌二手车往往不易成为赢家。
     四是经营不适。由于政策和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品牌二手车和传统“夫妻档”为主的二手车都只能集中在同一市场内“同场竞技”,市场定位、档次、规模和消费群基本相同,拉不开经营上的差距。品牌二手车的规模、实力、硬件、管理、服务和团队等优势没有用武之地。众多二手车经营者面临的现状是:越大越赔钱,越小越挣钱,这是一个让品牌二手车不能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这点来说,品牌二手车经营不太适应目前市场集中管理模式。另外,一些政策因素,如税收、工商、财务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品牌二手车的经营不适。

     二、品牌二手车的发展远景
     品牌二手车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不是所有品牌都一帆风顺,其中会出现共生共存、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过程。随着我国二手车发展的加速,甚至“井喷”,这个过程有可能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厂家独大。目前就处于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新车生产厂强势介入二手车市场,并利用其强大的资源、技术、人员、品牌等实力和平台,迅速建立起厂家主导下的品牌二手车格局。在这个厂家主导占统治地位的“恐龙”时期,幼小的其它品牌二手车,如华星车缘、艾普、联鸿、通利等也在以各种创新的经营模式顽强的生存着,并坚持着自己的“品牌”。
     第二阶段,创新并存。依托于厂家的品牌二手车,由于厂家的品牌局限性和二手车的“副业”性质,会留下很多市场空间(或盲点)。车缘、艾普等以二手车为主业的品牌二手车,经过不断探索与创新新的二手车经营模式,总会有几家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发展壮大起来,并逐渐分庭抗礼,形成以二手车为主业的品牌二手车与厂家主导的品牌二手车并存的局面。
     第三阶段,品牌集中。随着二手车进一步发展,品牌二手车模式、实力、管理、团队等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过于依赖二手车交易技巧的小二手车企业压力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法和大资金高诚信的品牌二手车抗衡,会逐渐式微(正如前几年随着新车的4S品牌店进入,小车商逐渐退出一样)。在此同时,品牌二手车之间由于模式、思路和管理等的差别,发展出现分化,会进入市场导向的兼并退出、优胜劣汰过程,并逐渐产生出超大型品牌二手车企业,最终在我国二手车市场形成类似欧美的几分天下的稳定格局。而且,这几个超大型品牌二手车企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还要走出国门,在其它国家展现品牌二手车的魅力。

     三、探索创新与品牌二手车共成长
     华星车缘二手车是中国华星集团公司(国资委所属)控股的多家二手车类公司的统称,实力雄厚,主要从事以二手车服务为主的后汽车市场业务,旗下有旧机动车经纪公司、汽车俱乐部、二手车网站和数十家各类经营场所,拥有众多操守一流的专业评估师和经验丰富的二手车经纪人。公司以诚信、透明、公开的经营理念,充分满足二手车购销双方的利益要求,同时致力于拓展多元的车辆购销渠道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不同需要。华星车缘作为品牌二手车的新人,有机会参加第二届中国二手车国际论坛,向各位品牌二手车高手学习,感到很荣幸。我们愿积极参与并支持论坛组织的“二手车魅力品牌评选”和“中国二手车综合评比排行”等系列活动,为中国的品牌二手车事业尽份微薄之力。
     同时,华星车缘将在坚持高品质高诚信经营的基础上,努力尝试和探索有特色的品牌二手车经营模式,并愿意与更多品牌二手车企业展开各种合作和交流,共同促进品牌二手车的发展,展现品牌二手车魅力。
谢谢大家!

                    二〇〇七年七月于中国第二届二手车国际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