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庄子的思想支配了中国人
有人说,假如支配中国人思想行为的不是儒家思想而是别的思想,比如庄子思想,那么,今天的中国该是什么样子?
首先指出,这种假设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没有孔子,就没有后来的儒教;没有儒 教,哪里有今天的中国(国家形态)之说。就像没有穆罕默德哪来今天的伊斯兰一样。
我们就假设是庄子的思想而不是别的什么思想支配了东方的炎黄子孙(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和中国人之说),那么,有一点敢肯定:在今天太平洋西岸(包括太平洋中西部的大小岛屿)无比广阔的土地上生存着一个无比强大的民族。它的疆域可以任你的想象去扩大,而最大的可能是,在这块无比广阔的土地上,存在着统一文化背景下的若干个强大国家,类似今天的西欧、北欧,但要比它们强大得多。这里生息的民族早已向别的星球移民了。
这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假设庄子的思想支配了我们,那么中国的封建社会就不可能延续那么久,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要比欧洲早得多;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次生产和社会的革命将会首先在亚细亚发生,当欧洲还弥漫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硝烟中的时候,我们耳边可能早已响彻机器大生产的“隆隆”声了。
庄子的思想虽然有些玄虚,但决不是什么玄学。他所主张的“无为”,并非道教所说的“清静无为”,而是一种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不强迫不做作的坦然态度——“无为而无所不为”。他思想当中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倾向,和他同期、晚期,欧洲也产生过几位人文主思想家,和庄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奇怪吗?在欧洲,人文主义思想虽然一直被压制着但并没有消亡,直到近代终于占了上风;而在中国,人文主义思想始终是朝生暮死的。应该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文人学者是层出不穷的,但是在儒教的夹缝里他们始终是异端,只能使异端。这种现象好像到今天也没有多少改观。可见儒教的顽固强大。
和儒家正好相反,庄子的思想是强调个性、强调自然的。他说没有没有“圣人”,哪来的“强盗”;没有“君子”,哪来的“小人”,没有人为的“礼教”,哪来反“礼教”的人。这实际上是在强调人性自然。在当时,庄子的思想太超前了,自然不被人们理解。其实庄子并不逍遥,相反他很苦闷;他想化作鲲鹏扶摇而去,永远飘摇在时空之上。这并不是对尘世的超脱,而是对现实的反抗。
我们还是让庄夫子的大鹏飞回到现实中来吧……
对于儒家所讲的“圣、勇、义、知、仁”,历来有另外一种解释:盗跖(古代的大盗)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胠 箧》)
此说的是盗之道,实则是“圣人”之道,一切“成功”者、“为官”者之道。愿天下的老儒新儒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