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与筷子的经济哲学思考





 








我就这样每天用麻木不仁的嘴巴和定时的生理反应,吃空了碗里的、碗的后面的锅里的以及锅的后面地里的,锅或许与国同,伶牙俐齿,硕大的胃口,弹性的腰带,理应吃的道理之存在的合理,碗空了,盛满了,锅空了,再下菜了。是啊,民以食为天,于是,吃的花样,也繁多,名目也繁多。
看着刚吃完后扔在餐桌上的空碗,我突然有一种慕名奇妙的崇拜。
碗,圆圆润润的白色瓷碗,突然间,陡立在我的眼前,上面横放了一双筷子。
我突然明白了,先民的伟大以及自己的渺些
碗和筷子是缔造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根底癌
我们所追求的礼仪、利益、规矩全在这平平常常的碗筷里了。

碗,圆;
筷子成双,且缺一不可;

碗,因为圆,所以携带方便,盛物最多(几何学),没有棱角,所以不会碰碰磕磕。美观大方的体现了所有嘴唇的愿望和眼睛的需要,于人体巧妙的融为一体。上望日月于同,下显愿望之美满。多么美妙的几何体啊,完美的造型里体现了,人性的追求的无限性了。
碗,经常的在所有的嘴唇下,供奉着,我确忘记了他的妙用,该死癌

碗是圆的,而一般不平等的东西都有棱角;
筷子的特色,它不能够一下子吃完碗里的东西;

如果说碗体现了一种渴望,一种越大越好的设计理念,由碗里的看见了锅里的,由锅里的看见了斗斛里的和粮仓里的,由粮仓里的看见了天下里的,那种无限的占有欲望的话,筷子确很巧妙的限制了这种不合理的愿望。

筷子,乃箭也,一双笔直的有他主人的标记的木棍。
使用筷子的技巧姑且不说,光是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一种限定,即:你可以看着别人碗里的胡思乱想,但是,你的筷子绝对不可以轻易伸向别人的碗。所以,筷子是人生的两条边界线,不可以超越,不可以,越轨的。

筷子是利益,所以,要用,就需要娴熟的技巧和机会的把握;
筷子是礼仪,所以,万不得已(比如饿死人)的情况下,不可轻举妄动的,自己的和别人的都很明了的在筷子的剪刀口里,修剪得体。

筷子,在我们还未曾动用前,一般都要放在碗的下面;
筷子,一旦被拥有后就可以在自己眼前的菜肴里优雅得体的夹来夹去。
而当我们吃饱了后,一般都搁置在碗的上面,犹如一座桥,横隔于江河湖泊之上,使你坦然的离去。

碗筷的哲学,使我每每感动乃至流泪满面,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