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年前,母亲从关中农村老家来沪,帮我照看刚刚出生不久的次子。生次子是夫人坚决意愿,最终如愿以偿。母亲来沪后跟我说,两个儿子在上海负担重,你得像犍牛一样干。
事实上,我从十五六岁离开农村,到县城读高中,那时起基本就没有和父母共同生活了。再后面上大学到江苏徐州,毕业后在徐州公检法机关工作了几年,再到上海,二十多年并没有和父母共同生活。这个过程中,彼此形成强联系作用的就是我上学时候父母每月给我邮寄生活费,供我上学;我大学毕业后每月给父母钱,回报农村老家,改善农村老家经济生活条件,这是我那一代大学生共同的做法。长子出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