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52岁的刀郎(罗林)以《山歌廖哉》再次走红,《罗刹海市》、《翩翩》、《花妖》等播放超过百亿次,红遍全球。其《序曲》被中国军方在宣传媒体中公开引用。央视和人民日报对刀郎作品给了正面高度评价。蒲松龄后人肯定了刀郎对《聊斋》的再创作和传播。同时,也有说不好的,比如吴某某教授认为刀郎作品不好,也有评论家邓某某也猛烈批判刀郎作品。无论如何,刀郎作品已经成为传播全球现象级作品。这个客观事实就摆在那里。
《罗刹海市》歌词有较为突出的妓文化描写。歌词中的勾栏、半扇门楣等均在范畴。具体歌词包括:“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翩翩》歌曲名字就是《聊斋》讲述的一个出身正部级高干家庭的公子罗子浮和妓女之间故事。罗子浮十三四岁交了坏朋友,十四岁开始狂嫖乱赌,后来散尽家财,被妓院赶出来,流落大街后,遇到翩翩,后来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生活。
一、《四库全书》关于妓文化典型内容
《四库全书》中最有代表妓文化是《宋史》之中《乐志》。1928年胡适《词选》参考了《四库全书》相应文献对妓文化作了一些梳理。1935年,全汉昇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一个观点,说妓是一种生计,一种挣钱谋生的工作方式。《乐志》之前也有人整理过,并形成新的文献,比较系统的包括《游艺》和《夷监志》,还有一个独立著名的专著《温琬》。《温琬》本来出身中产家庭,但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母亲沦为娼妓,温琬也沦为娼妓,但其性格忠烈,最终成为以德出名的杰出妓女。
《宋史》中有专门《列女传》,记载了杨爱爱、毛惜惜、唐安安等。杨爱爱是钱塘娼妓,性格忠烈,“百年佳丽终枯骨,万年芬芳无已时”,最终成为烈女。毛惜惜是江苏高邮娼妓,也是写到文献里传颂的。至于唐安安,比李师师牛多了,宋理宗见到唐安安后,非常喜欢,最后干脆请到宫里,歌舞助兴,最后“幸之”。
《清明上河图》也清晰反映了经济发达繁荣时期娼妓也繁荣。根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有一百多个浓妆艳抹娼妓,其中以“孙羊正店”为例,就有专门高级娼妓。《清明上河图》画了一百多栋房子,其中50%左右都是餐饮店铺。《东京梦华录》详细记载了餐饮小吃内容,包括大枣、板栗、核桃、甘蔗、梨子、荔枝等。
除此之外,《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宋末元初娼妓兴旺情况,说“多不可言”。
纵观文献,可以发现,《四库全书》和周边野史资料共同特点,就是歧视娼妓。这就好比农夫山泉说,自己只是大自然搬运工一样,刀郎歌词中对妓文化引用,也是搬运,不能逻辑上一定认定刀郎本人对娼妓和妇女有歧视,尚需辩证分析。
二、宋词柳永
当年柳永“居京华,遍历妓院”,市井之间到处传唱柳词,和现在到处传唱刀歌类似。
可宋代相对唐朝来说,大大保守了。唐代鼓励士大夫和官妓往来,宋代禁止并处罚。
比如唐代杜牧,到处游玩,“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朝廷知道杜牧到处和娼妓玩,但不在意,最后杜牧善终,当官当到正部级(中书舍人)。
再比如唐代刘禹锡,去苏州担任刺史,路过扬州,朋友招待他,叫了两个娼妓,刘禹锡非常喜欢,当晚就和两个娼妓同居。次日一早,刘禹锡写了千古名诗,还创造了一个成语:
高髻云鬟宫样妆,
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
断尽苏州刺史肠。
后来后面两句修改为“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里面还产生了一个成语:司空见惯。就是说,唐代官员在这些方面比较开放,不会成为绩效考核和考评负面因素。
宋代就不行了。柳永一生官场不得志,关键就是大家认为其经常逛妓院,“人品不足道”。唐代这些方面事情和人品没有任何关系。中学语文课本上有柳永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贾平凹和《废都》
1992年,总设计师南巡,一锤定音,决定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年,贾平凹写出了《废都》,从两个“泼烦的”朋友去马嵬坡给杨玉环烧纸写起,描写了周敏、唐婉儿、庄之蝶之间大量敏感文字,以至于原配妻子以为贾平凹干了什么,不然怎么能写出来这些内容,最终1992年底两人离婚,次年即1993年《废都》出版。《废都》引发的争议,带给贾平凹至少十几年痛苦,毁誉参半。如果《废都》不是1992年南巡背景下出版,而是现在和刀郎发行唱片一样同时出版,可能作品命运是另一回事。毕竟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开放程度还相对保守,发展有过程。
《废都》和后来《暂坐》有相同的底色,就是有隐隐的妓文化色彩——无论这种色彩表现为男人和保姆之间有不正当关系,还是和不同情人之间肌肤之亲。
四、载入史册
柳永生活在宋代,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受到了严格牵制,对人的评价中,亲近娼妓是负面评价。所以,尽管柳词当时到处传唱,但最终柳永并没有被写到《宋史》里面去。翻开《四库全书》仔细查阅《宋史》,找不到柳永其传。贾平凹能否载入历史书,还不知道;刀郎能否载入历史书,也是还不知道。
但从内容审查角度看,《废都》尽管现在删减版允许发行,但最终因为相关描写尺度,估计难以写在历史书上;刀郎歌曲尽管现在全球传播,但最终能否写在历史书里,不好说。一方面刀郎歌词中大量词汇在雅俗标准上还有争议,另一方面史学有观照价值,社会一定时期某种情绪集中表达是否具有社会历史发展意义上的价值,可能还需要时间进一步判断。
五、结束语
刀郎、柳永、贾平凹,三人共性是其中一部作品在当时都非常火,传播非常好,热度非常高;三人不同之处是三人所处历史时代不同。若以《四库全书》观照,则当下难以定论。随着时间流逝,随着作品价值沉淀,最终不同作品将分别定格各自宿命之上。
参考文献:
01. 《四库全书》
02.《唐诗三百首》
03.《游艺》
04.《东京梦华录》
05.《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