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晓岚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十人顾问小组成员、牛津大学技术管理与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创新之路》一书的作者

开放创新,打破边界,拓展金融业未来


 

  12月9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中国银行业》杂志社联合主办,由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金融壹账通联合协办的第六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在线上隆重开幕。

  论坛上,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教授发表了题为《技术革命浪潮下金融企业的创新战略》的主题演讲。

  她表示,以数字技术革命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多重机遇和挑战,这一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呈现出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可贸易性特点,金融服务业的...

Read more

中美贸易战中方对策:向创新和内需驱动加速转型


  应对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对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和内需驱动的加速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加速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逐步减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使之处于一个与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相适应的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6年,中国出口-GDP比率为20%,同年美国出口-GDP比率为12%。2017年,中国货物与服务出口总额为2.418万亿美元,同年美国货物与服务出口总额为2.351万亿美元(美国商务部数据),中国由此在这一方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出口增长在中国经济的腾飞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擎作用,功不可没。但是,中国近四十年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现...

Read more

21世纪还有产业政策一席之地吗?


  对于产业政策的地位及作用的讨论需要科学、理性、与时俱进的分析。国际上对产业政策的争论已经不是要或者不要产业政策,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由市场无形的手进行激励、调节和资源配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克服市场失灵,补充现有制度或能力的缺陷,以最有效地促进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和经济的发展。

  传统产业政策的穷途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干预。对于传统产业政策的研究大部分基于对亚洲四小龙特别是日本、韩国经济的崛起及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这一时期这些国家所用的产业政策主要是进口替代、幼稚产业保护以及选...

Read more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未来:共创造、谋引领


  多年以来,中国创新体系的演化路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既持续吸收全球的知识与资源,也不断累积自身的创新基础和能力,是一个双轨交互的动态过程。

  尽管“开放创新”并非中国独有,但“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Ope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是原来没有被提出过的一个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的提出,是笔者基于过去十年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创新政策、管理与实践的跟踪分析和研究,以及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探索而得出的一些初步判断。

  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