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史立臣

史立臣 MBA,第三方医药服务体系麦斯康莱创始人,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美国格理集团医药专家团成员,清华大学领导力专家讲师,著名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医药营销专家。现为多家大型药企发展顾问,营销顾问。
著有《新医改下的医药营销与团队管理》、《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战略》,20多家专业网站专栏作家,中国医药联盟十大意见领袖,接受过包括凤凰卫视在内1000多次报刊和电视媒体采访,为药企和投资机构提供过100多次专业医药管理和投资培训。

300万人才缺口最具潜力职业,你的机遇就在这里!


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今天,如何选择一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职业,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推荐一个目前社会上人才紧缺且富有广阔发展空间的职业——健康管理师。

 

 

 

在社会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已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国家十三五健康规划、健康中国2020计划、健康中国2030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更是体现了国家对百姓健康的关注,社会对健康管理师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大。

 

但在如此大的需求量下,我国健康管理师的人才却至少存在着300万的缺...

Read more

医药行业新的渠道结构


       我国原有的制药企业医药商业渠道结构较为复杂,但从制药企业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分为三种结构的渠道结构。

1.有自营队伍的渠道结构有自营队伍的渠道结构基本是经销商+分销商的渠道结构。

这类渠道结构中经销商主要是物流和资金层面的工作,分销商主要是药品分销层面的工作。一般经销商在各省基本是一层,分销商可能有几层。

2.代理制为主的渠道结构

代理制为主的制药企业,由于市场上基本没有地面管控队伍,都是依靠全国代理、省级代理等向下层层招商形成的商业机构。

这种商业结构基本上不可控的,制药企业基本不能掌控下层渠道商、各种终端数据和各种终端...

Read more

零售药店销量将逐步放大,但整体放大有限!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零售药店由于医院推行药占比,会有着无比巨大的红利。

其实,笔者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大家都知道医院都在推行药占比,但是医院由于药占比流出的药品能让所有药店受益吗?基本不可能。能受益的也只有医院外部的药店或者进入医院的社会药房,但部分药店是不可能受益的。

 

主要原因如下:

(1) 药品由于药占比从医院流出,是有明确的导向性的。

现在,很多医院处方药外流,基本都是流到和医院有协作关系,或者与医院的部分人员有协作关系的药店。而且,这些药店基本上都在距离医院5...

Read more

代理模式转型:营销变革与加强合作


         目前,很多制药企业都开始谋划下一年度怎么运作营销。我们说过,全国大约4700多家制药企业,大约600多家制药企业有自营队伍,而4000多家制药企业基本是多年采取代理模式,是没有控销队伍的。有自营队伍的制药企业都面临营销转型的困局。

那么,没有自营队伍的制药企业,营销怎么转型?这就要分为两类企业!

一类是观望等死型制药企业。很多制药企业由于一致性评价等相关政策,未来产品数量会急剧萎缩,很多制药企业老板萌生逐步退出的念头,现在是能干一天是一天,没有未来发展的意图,等到实在干不了了就关门大吉。

另一类制药企业,老板和决策...

Read more

医药商业企业转型成功的前提


        国家“两票制”、营改增、分级诊疗、药占比、94 号文件、7号文件、70号文件及国家诸多针对医药流通领域的政策,让很多医药商业企业面临“不转型等死,转错型找死”的境况。

国家十三五规划针对医药流通领域改革明确提出!以“两票制”为重点,规范药品流通领域,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通过实行药品分类采购和“两票制”来撬 动药品生产流通的改革,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的行为,减少药品流通中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流通企业集中度,降低药品流通费用。

&...

Read more

医药商业企业转型新突破口


      笔者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认为,中国的医药商业企业未来需要在以下方面思考自身的发展路径,以迎合国家的政策。

 

 

1.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降低运作成本、增加增值服务、提升利润率、发挥在细分市场的优势,是向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2.发展金融服务业务

 

我国的制药企业,中小型纯销商业或者中小县域批发商业未来发展都存在较大的资金问题,大中型医药商业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资金的积累,或者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上游制药企业、研发机构、中小县域批发商业和中小型纯销商业提供金融...

Read more

大型商业企业向大型制药企业投诚获取稳定资源


      国家政策导向下,很多医药商业企业可能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一些医药商业企业可能依靠OTC、诊所或者民营医院存活一段时间。但是长久来看,这些领域中 “两票制”的影响会逐步影响。因为票货同行的情况下,一些依靠传统的分销模式进行销售的商业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制药企业也会逐步下沉渠道结构,导致一些中间商业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获得更多的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盘踞在省会城市的很多医药商业企业转型选择的余地就比较窄。其实,在省会城市的大型商业企业可以向大型制药企业投诚,这样可以获得稳定的产品资源,还可以生存下去。

那么,怎样确定自己的商业企...

Read more

医药商业企业面临的新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的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已经结束了双位数的高速增长,整体呈现单位数低速增长状态。从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情况来看,这种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笔者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认为在低速增长状态下,医药商业企业经营明显呈现疲软,加上国家实行“两票制”、营改增、94号文件、金税三期,已经经历了GSP的医药商业企业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而且近期发生的诸多医药流通票据事件,让医药商业企业的经营状态更加艰难。

未来影响中国医药商业格局变化的几个重要文件!


 

&bu...

Read more

药企转型要立足区域,整合资源


          目前,我国有1300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类型众多,但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国有药企,这说明国有医药流通企业已经成为医药流通的主流企业。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药品流通企业主营业务收人8644亿元,占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68.5%,实现利润169亿元。

但这些企业大部分缺乏终端销售能力,主要依靠自身原有计划经济体系下沉淀下来的资源进行流通、配送和批发,而大部分终端销售工作和基层市场药品流通主要是由中小医药商业企业在做。

“两票制”情况下,虽然国有医药流通企业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

Read more

药企转型规划要具有合理性


         笔者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为很多医药商业企业做过培训,和很多的医药商业企业老板沟通过,也为一些医药商业企业转型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笔者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很多医药商业企业的决策层要么非常悲观、畏首畏尾,觉得未来怎么发展都难以成功,要么敢想,觉得自己只要肯干,什么事都能做成。

笔者以前接触过一个医药行业企业的老板,他和我聊了很长时间,谈的都是如何做大。如果代理更多的产品,如何扩大销售队伍、市场队伍,如何扩大终端覆盖率,如何从年经营额3个亿做到20个亿。期间谈了很多,最终问笔者,他的设想能否实现?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