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部建议《雪域天骄》电视剧摄制经费列入
“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
报 告
中共中央书记处刘云山书记:
作者文章归档:董洪
关于财政部建议《雪域天骄》电视剧摄制经费列入
“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
报 告
中共中央书记处刘云山书记:
按语:从一个记者的遭遇看甘肃之现状
14年前发生于的武威至兰州的一次“无效调动”,使一名党群系统的民盟盟员进退维谷,有的世俗小人至今还攻击那位新闻工作者是“黑人黑户”。提倡“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甘肃省乡企局仍在玩“踢皮球”游戏,耽误了一个记者的大好青春,受害者踏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至今没有解决工作问题,难道真是“神州有清官,甘肃无青天”吗?2006年底,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同志在“全省宣传工作会议&r...
1969年9月10日下午,甘肃省武威县金羊公社新鲜大队农民,在雷台村开挖战备地
道时,挖到一座汉代古墓。在众多引人入胜的出土文物中,最独特、最具文史价值、最为世人惊叹的就是凌空腾飞,一只脚踏着一只正在奋飞的鸟雀的铜奔马。史学界十分重视,竟相研究,仅命名就有“马踏龙雀”“奔马猎猗”“飞马奔雀”等十数种,各执一词,争论不已。
1983年经国家旅游局研究,“马超龙雀”这一稀世珍宝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华艺术瑰宝的总代表,确实令我们兴奋而骄傲!
但是,在铜奔马出...
偶读8月6日、13日《甘肃日报·社会周刊》连载的文章《铜奔马“考古新发现”的驳正》,不禁使人万分惊谔:驳文作者手笔粗狂,竟敢篡改历史,为己所用?有些地方甚至道听途说,信口雌黄!驳论大作居然无的放矢,试问:这究竟是在“驳正”还是“驳歪”呢?稍备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条铁的规律,撰写驳论文章必须吃透对方的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否将会断章取义,炮制出文革式的大批判文章,这在逻辑学上称作“诡辩术”。
众所周知,记者在撰写报道时有取舍材料的二度构思自由,新闻的内容是由它短小精悍...
(本文系1992年首届中国丝路节“国际丝路研讨会”公布交流论文)
前 言
1969年9月10日,甘肃省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第13生产队的社员在县城北郊区二里处的“雷台祖”下挖战务地道时,发现了一个“汉代地下博物馆”,墓主人是谁呢?出土精致铜器数量之多为全国所罕起见,39匹铜车马仪伏队中有匹“飞马奔雀”的非凡造型堪称“世界艺术品中的最高峰”伟大的设计师是谁呢?24年发来一直是...
在“七一”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笔者在《兰州晨报》上拜读到“秦公”的大作《漏洞百出的简封——驳某君与他的发现》,后查明该文系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经理办公室的摄影爱好者邵如林盗用北京著名考古鉴定专家秦公大名而发表,因其中“某君”专指敝人,所以“如骨哽喉,不吐不快”。
97年8月祝中熹先生在没有阅读笔者于92年9月在“首届国际丝路研讨会”上公布交流的《系统论揭天武威雷台汉墓之谜——中国旅游标志“飞马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