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华
2016-3-21
上周去沈阳出差之前,我刚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什么叫计划的准确性?》,里面有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我说,“有本事的采购员应该做到,谁去了(供应商那里)都不好使!”,我本意是,采购员拿到的供应商的交付承诺,其质量应该是要有保证的,不应该是“采购员搞不定的事情,老板一出面,立马就搞定!”, 凭什么?
有人很同意我的观点,说这句话应该成为执行采购员努力的目标或者方向,但接着就有人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意思是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还有人说,&ldquo...
作者文章归档:程晓华
程晓华
2016-3-15
在我两天的《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里面,中间总会安排一个大约20-30分钟的分组讨论,目的是让学员自己寻找与“库存控制”(及时交货率、库存周转率)有关的关键流程控制点(Control Points)。每次讨论到“计划”这一部分,尤其是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总是有人提到所谓“计划的准确性问题”。
我就问,什么叫所谓计划的准确性?
回答最多的是,生产计划不要天天变,采购计划不要天天改。
那我说,无论是生产计划还是采购计划,该改的就得改,改...
程晓华
2016-2-23
及时交付率在英语里面叫 On-time Delivery,简称OTD。
OTD与ITO(Inventory Turn-over库存周转率)是整个供需链管理的一级核心指标,也是“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的根本目的所在。
关于这个OTD,很多人简单理解为,我给你的承诺交期是30天,你提前30天给我下单,我第30天给你交付了,那就可以了。
其实,这只是OTD的一个方面,或者简单叫OTDC,On-time Delivery to Commitment,按承诺及时...
程晓华
2016-2-15
在很多人整天喊着“工业4.0”的时候,在去年9月份,我静下心来做了个行业库存周转率的研究,16年春节之际,我又梳理了一遍这个研究,我发现,在我研究的这83家典型上市公司中,有50家企业,也就是占60%以上的企业,其年库存周转率低于5次!
大多数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徘徊在4次左右,简单的理解就是,其平均库存等于季度销售物料成本,也就是,该企业的库存资金一个季度周转一次左右,再通俗点理解就是,你一个季度的销售成本是多少,你就有多少库存。
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库存4.0现象。
电子行业如歌尔声...
程晓华
2016-2-1
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央高层终于意识到,单纯靠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需求侧改革”策略已经是后继乏力了,所以,“供给侧改革”也就是势在必行了。
所谓供给侧改革,简单理解就是,发力于供给端,从供给、生产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百度资料)。
当然,这是宏观经济的层面。
那么,做为微观经济领域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家大力提倡供给侧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个人的观察是,我们也应该赶紧在供给端发发力了 – 宏观...
话是我说的,但不是这个意思 – 福布斯中文网曲解我的意思
福布斯中文网原文:撰写《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一书的作者程晓华表示,福昌电子其实就是死在了库存与物流管理上。
程晓华:文章中提到的这句话,的确是我在一篇文章中说的,但我只是提到福昌电子是死在“库存”上,但我并没有提到其“物流”问题,因为这是不同的概念;
福布斯中文网原文: 如果不能有效优化供应链管理,例如压缩采购前置期、提高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缩短生产周期的话,企业就没法从根本上降低库存。
程晓华: ....这个在行业里面也不叫安全库存;至于后...
程晓华
2016-1-13
不断地有人问我,程老师,我们是某某公司,属于某某行业,我想知道我们公司合适的库存周转率应该是多少?有标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1. 不同行业的库存周转率是很难比较的,譬如电子行业,因为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成品及原材料库存贬值报废比较快,所以,正常情况下,在库存周转率方面要求要比其他行业,如传统的机械行业,就要高很多,因为这些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比较长。但具体应该是多少,这个就很难说。
我个人理解,电子行业的年库存周转率一般不能低于10次,比较直接的理由就是,电子元器件的价格几乎每月都...
程晓华
2016-1-3
报载,11月中旬,联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报告,巨亏7.14亿美元,其中,光清除智能手机库存费用就高达3.24亿美元 – 库存费用占其二季度总亏损主要原因的45%以上!
我们大概测算,联想每台手机(上半年共出货3280万台)要承担的“库存清理费用”是人民币64块钱,美金大概是$10。
我曾经在伟创力(Flextronics)做手机代工多年,我们都知道,手机的利润都是一分钱一分钱地抠出来的,利润的最小单位是¢,cent,美分,不是$,没有那么奢侈;我们一款手机做个几百万甚至是上...
处理完了这个几个case,老板Sam又从美国回来了 - 他一来,我就头痛!
据我个人的观察,Sam这个人是个典型的“欺软怕硬”,而且向来是对内硬,对外软,就跟我们现在的某些政府官员似的。
Sam一来,那些PM们就兴奋,每次见到他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这不,Sam还没到我办公室呢,就听那一个PM在跟他高声喧哗了 - 又在投诉我、我们物料部。
Sam啊,你可来了啊!一个女PM老远就喊道。那女人没啥事情干,天天在我们物料部呆着,没人知道她是干嘛的。
你好你好,亲爱的Mary,怎么样啊,想我吗?Sam一边走,一边跟那女孩套着近乎。
想啊,都想死了!那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