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坊间经常传出诸多企业破产的说法。听者往往叹息不已,媒体报道则趋之若鹜,久而久之,不少人对经济形势心生恐慌与焦虑,尤其在当下“去产能过剩”的经济转型大背景下,企业破产很容易成为许多人眼里中国经济下行的重要佐证,并衍生出对“失业潮”的担心。此时,政府该如何应对,民众该如何看待,关键在于是否能对“企业破产”有真实与客观的认识。笔者常常在不同县市与企业调研,对企业破产及其政府应对有一些更复杂、更广维度的理解。
企业破产是市场化条件下的正常现象企业是社会肌体中的重要细胞。是细胞,就逃不了生老病死。环顾世界...
作者文章归档:王文

僵尸企业破产:政府不必以“保姆”心态对待
近些年,坊间经常传出诸多企业破产的说法。听者往往叹息不已,媒体报道则趋之若鹜,尤其在当下“去产能过剩”的经济转型大背景下,企业破产很容易衍生出人们对失业的担心。此时,政府该如何应对,民众该如何看待,关键在于是否能对“企业破产”有真实与客观的认识。
一、企业破产是市场化条件下的正常现象
企业是社会肌体中的重要细胞。是细胞,就逃不了生老病死。环顾世界,寿命在百年以上的企业,即使在市场经济发展了数百年的欧美国家,也是屈指可数。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统计,《企业破产法》实施以来,全国法院从2008年每年受理企业破产案件数量稳...
中国人为何对经济越来越焦虑?
尽管从2016年上半年的部分数据看,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迹象在增多,中央一系列针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措施应对出现了一些成效,但社会舆论普遍对中国经济的焦虑情绪仍然很重。
经济企稳回暖要面对的三大社会焦虑心理从宏观层面上看,2016年来的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制造业PMI虽有小波动,但连续数月稳定在荣枯线以上;各地房地产销量有一些上扬,也带动建筑工程企业订单,等等。这些都是2016年以来一些来之不易的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微观信号。然而,抵消经济企稳回暖的社会焦虑心理也很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通胀压力抬头,提升了社会对经济企稳的漠视感。数...
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
2013年 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重要批示,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迄今为止中央最高领导专门就智库建设做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次重要批示,也是继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提出“发挥思想库作用”后中央对智库建设更深层次的阐释和表态。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概念确定与功能描述进一步做了详细的阐述与规划,将智库的作用与重要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也将新型智库建设正式定格在国家决策层的执行方案上。
...青年学者如何不辜负这个时代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笔者有幸受邀参会,代表青年学者做了题为“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探索与使命”的发言。十位现场发言人中,有四位出生在1970年以后,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年学者的关怀。
习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多处表达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他说,“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现在中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化”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样的...
要担心的不只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全球增长陷阱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增长,人均国民收入从1978年的160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约8000美元,成功地从联合国划分的“低收入经济体”进入了“中高等收入经济体”行列。在习惯了高速增长、近两年却面临增速下行压力时,中国人对将来能否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担忧与焦虑开始增多。
这种焦虑感一方面来源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低概率的历史经验(在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到2008年只有13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其余的88个国家或地区要么继续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要么下降为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另一方面也源于目前中国可持续性崛起受到了来自...
一带一路新的研究阶段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春秋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文扬老师,第一次对外公布这份“一带一路的宏观形势分布图”。这份分布图历时近一年才完成,非常细致地就亚欧大陆各国的经济、能源、安全等各个领域做了数量化的分析,这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研究来说,是一件相当有历史性意义的智库事件。这可能将意味着“一带一路”研究宏观形势已告一段落,并正式推动“一带一路”进入到领域、国别和案例研究的第三个阶段。
2013年9、10月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哈萨克斯...
有雅量发现“对手”日本的优点吗?
(一)中国离日本社会文明层面上的差距仍然是全方位的在东京羽田机场直上三楼出发层的滚梯中段,我回头惊然发现司机还站立在送机口,仍在向我鞠着躬道别。他是大连人,到日本快20年了。第一次受同胞长鞠礼,除了有点受不起外,还对日本优质服务与文明教化惊叹不已。
5分钟后,在换登机牌处,遇到一群“暴买日货”的中国人,他们一句外语不会,询问我在哪打包,如何过关。当他们从我这里知道所有信息后,连声“谢谢”都没有,扭头就走了。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中日两国个别人群间的教养差异,更是两个社会群体在同样经历过多年快速发展后所呈现出来的文明水平差距...
刘士余首场记者会,比股市平和多了
3月12日下午,两会记者会,中国证监会新任主席刘士余在上任三周后第一次向媒体公开亮相,对目前数亿国民万分关注的注册制、熔断机制、去年股灾等敏感问题一一做了回答,字里行间透露了重大信息。幸好这次证监会主席的问答时间点选择巧妙,为广大投资者留下了周六晚上、周日整天的思考时间。
“满月”前的答卷
刘士余记者会最深的印象是他的微笑、平和以及随之而来的幽默,整场至少有六次会心的笑声与掌声。
见面第一段是“感谢”大家的关心,接着表白“(自己上任)还没满月”,然后自嘲“口音”容易引起市场的&ldquo...
中国伊朗将打造“一带一路”旗舰店
1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同日,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伊朗外交部、经济部等两国四大部委为支持单位,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中伊“一带一路”智库对话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如期举行。
在对话会上,两国将签署《中国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大学和伊朗外交部、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备忘录》。该协议是有史以来第一个重要大国之间官学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智库合作协议,是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的20多项重大成果之一,也意味着中国“一带一路&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