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8日下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一道包含多项内容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命令,旨在撤销一系列奥巴马时期的能源和环保政策法规。值得关注的是,这项命令的最主要内容,正是落实了特朗普在当选后提出有关能源发展的第一条政策纲要,即要求“暂缓、修改或废除”奥巴马政府于2015年推出的《清洁电力计划》相关政令。具体而言,围绕《清洁电力计划》,特朗普要求美国环保署开展评估工作,向司法部通报评估程序,以及由司法部对正在进行的相关诉讼采取合理措施,最后,根据评估结果修订《清洁电力计划》。对《清洁电力计划》的评估标志着特朗普将启动其任上的“...
作者文章归档:李志青

绿色发展需要产业良策
近期“林张之争” (林毅夫和张维迎的争论)成为经济学界的一道风景线。从一开始经济学研究人士在小范围内的讨论,到之后各微信朋友圈的转发、评论和发酵,有关产业政策的本次争论开始席卷整个学界,甚至非经济学的学界人士也被卷入了这场争论。产业政策从一个学术问题演变为一个公共话题。其背后所折射的是,在某些政策失效之后社会所酝酿的某种抵触情绪。当然,经济政策的公共化并非坏事,作为事关全民福利的产业政策,正是需要通过全民的讨论加以检讨和优化,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改善社会福利的终极目标。
有关产业政策的去留,关键不在于“要”与“不要&rdqu...
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绿色发展
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期,中央领导已经连续在不同场合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议题,并迅速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这表明,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社会经济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急需从经济学理论层面为本轮改革进行诠释。如何理解绿色发展在全局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来理解绿色发展?这无疑与我们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理论认识,以及有效合理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密不可分。
表面上看,生态环境问题是来自需求侧的问题,但实质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尤其是在特定的发展阶段里,社会经济的供给受制于国内外的需求规模和需求水平、技术条件以及认知和制度上的各种...
环保意识觉醒需避免“邻避主义”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区域的环境保护,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公众,“邻避主义”显然都非长久之策,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以人为本,在全社会真正地建立并执行一整套抵御环境风险的全社会参与和沟通机制,以及完善的市场治理体系,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以环境换经济、以环境换政绩的不当之举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邻避主义”的降临
近几年来,随着油气资源市场规模的扩大,处于产业链下游的PX(二甲苯)项目逐渐成为提高全行业生产力、有效提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键一环。但与此同时,正因为PX项目处在产业链的下游,决定了它对各种环境资...
城市调控交通流量的妥帖之策
4月20日,“沪牌”新政推行后的第一次私车额度拍卖尘埃落定,结果是终结了“沪牌”拍卖价格连续10个月的上扬,平均中标价为84101元。此前,作为一种控制本地汽车保有量并缓解城市交通和环境压力的政策,上海私车额度拍卖制度自建立后,十多年来的拍卖价格基本呈现出节节攀升的局面。
一方面,城市面临汽车市场供求的井喷,有限的“沪牌”投放量已凸显其稀缺性,价格走高显然有利于抑制需求,这也是相关主管部门推出此项制度的初衷所在;但另一方面,让主管部门不安的是,在如此缓慢的“沪牌”投放节奏下,城市...
谁将主导美国的环境能源政策
在华盛顿的政治圈中,历来能够在总统直接领导下主导美国环境能源政策的莫过于环境署、能源部和内务部,再加上国务院,简称为31的决策框架。前三者分别是环境政策,能源政策和联邦土地保护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国务院作为内阁头号成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进程的深入,也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环境能源政策的影响范围之内,尽管其他内阁部门也会或多或少地与环境能源领域产生交叉,譬如财政部、国防部和交通署等等,但这些部门在环境能源领域上的重要性和整体影响力显然都不如上述四个部门,正是这31的决策框架主导了美国的环境能源战略及政策。
凑巧的是,恰恰就在奥巴马的新旧总统任期交接之际,这3...
当下环境治理的经济转型意义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关于环境污染的提问,李克强总理坦言“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这实则点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关系的根本所在,那就是两者应相得益彰。
如果说发展经济,需“治大国如烹小鲜”,那么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则应抽丝剥茧,破除重重障碍,既从公众利益出发又着眼于经济发展质量,逐步令社会经济回归可持续发展的正道。为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显然将成为环境治理的主旋律。
在环境治理上“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美国建能源安全基金用意何在
“尽管美国朝野默契地共提建立同一基金,但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他们在能源发展战略上的不同出发点使得这个待建的"能源安全基金"有着诸多的政治和经济色彩。”
在2013年的美国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了第二个任期中的气候变化及能源政策,其基调与之前的总统竞选及就职演讲中所提无异,也就是在承认全球气候变暖和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基础上,侧重能源供应的清洁化和自给性,其中尤为侧重的是,为发展新能源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以尽快降低其应用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除此之外,本次国情咨文中关于能源政策的新看点在于,非常具体地提...
面对瓶装水标准之争,应坚信市场力量
近期,围绕瓶装水标准乱象的治理,出现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认为“市场是解决瓶装水标准乱象的最佳方式”,另一种则认为“整治瓶装水标准乱象靠市场力量远远不够”。
两种意见争论的焦点在于,市场究竟是不是解决瓶装水标准争议的可靠力量?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对相关概念正本清源,一则有必要澄清,瓶装水标准之争应归属为“乱象”抑或是“竞争”,二则瓶装水标准之争究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还是“市场不完善”的结果,其实质在于究竟应如何认识&ldqu...
地沟油变身航空油的成本问题
4月24日一早,东方航空公司一架A320飞机成功使用由地沟油炼制的生物航油执行了一个半小时的验证飞行。据介绍,在中国试用地沟油之前,美国、法国、芬兰等国已经陆续掌握并应用以地沟油为原料的生物航煤研发生产技术。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以地沟油为原料炼制的航空燃油,成本为普通航油的3倍,成本显然是个大问题。下一步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可行的商业模式,让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的成本实现全社会的多方分担。
地沟油如今摇身转变为航空油,好处不言而喻。
其一,如果地沟油全部被转化为航空油加以利用,那么理所当然可以杜绝地沟油向餐桌回流的可能性,这有利于净化餐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