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杜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华为的三大作风


 

  一、实际联系理论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中国实际有所不同,华为公司是华为实际联系现成理论。一边实际探索,一边吸收国内外理论成果,而且采取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独特方法论。

  1996年开始,华为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等6位教授(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建敏)起草了《华为公司基本法》,目的就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建设企业文化。1997年开始华为在合益集团(HayGroup)的帮助下,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以及各职位系列的能力素质模型。1998年,华为引入IBM参与华为IPD和ISC项目,进行流程管理变革...

Read more

知识资本的革命:中国企业全面进入“知本论”及其应用价值2.0时代


 

  各位晚上好。今天是教师节,也是非常忙碌的一天,但是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起来做关于“知识资本”的分享。感谢各位的参与,感谢主持人付刚先生,更要感谢彭剑锋老师,一会儿要拨冗,为我的发言作点评。他是我的知己,相信会有更深刻的见解。

  今天的主题是“知本论及其应用价值”。有关这个主题,以及围绕它所要展开的一些思考,在我的《“知”本主义的企业机制》文章和《现代管理理论》一书中都有阐述,在我们几位教授合著的《走出混沌》一书中也有介绍,所以今天不再复生,只重点讲一些新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更基础的层面。

...

Read more

89%的企业难以找到合格的接班人,如何破?


 

  从理论上讲,作为一个法人组织的企业是可以永续的,但遗憾的是,国外不少研究表明,企业哪怕是那些优秀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过三十多年,仅仅是人类平均寿命的二分之一,但另一方面,超越人类平均寿命的百年以上企业也不在少数,据称世界上寿命最长企业已有近三百年。因此,研究企业传承的目的之一,就是力图实现企业尽可能的长寿或者说可持续成长。

  从现实中看,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前后所创立的企业中,第一代创业者已经进入高龄,如何顺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传承问题已经成为重要课题之一。接力赛中接力棒的交接过程,是比赛能否顺利完成和取胜的关键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

Read more

微软公司的竞争模式


  我们把微软公司的竞争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点。

  1)尽早进入大规模的市场,或以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足够好的(不是完美无缺的)产品促进新市场的形成。

  2)不断改进新产品,定期淘汰旧产品。

  3)推动大批量销售,签订专有供货合同,保证公司产品继续成为行业标准。

  4)目标不是收入最大化,而是与消费者、软件开发商和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建立战略关系,支配标准意味着支配这些关系网络。

  5)集成、拓宽并简化产品以进入新的大规模市场。

  6)不断收购有前景的新公司,保持微软在市场地位上的持续优势。

  7)紧盯对手,后发制人。在微软每个团队都有一...

Read more

管理者的新使命、新天职


企业“三命”:宿命、寿命、使命

企业三命说,是指企业的宿命、寿命和使命。

宿命。根据企业总体的发展规律,企业随其发展最终会灭亡,这就叫宿命。我所了解的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企业在英国,历史也不过300多年。我们或梦想或远景或希望企业成为百年老店,但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生生灭灭的规律,对此恐惧、伤悲、或感到荣耀都是不必的情感。当然,你也可以修炼到佛学心经所讲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层面。

寿命。企业的生灭或蜕变有一个时间段,我们把企业从设立开始至清算退出破产的时间段称为寿命。其中有可以划分为一些阶段,比如前面所说的寿命周期。...

Read more

公司创新的五大陷阱


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的长期任务,是由卖力气、卖产品、卖资源的阶段,提升到卖技术、卖专利、卖标准的阶段。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又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不能仅仅需要继续的艰苦努力,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以及观念创新等。

 

盲目创新等于“自杀”

 

创新是必须的,但企业对创新必须进行有效管理。

 

多数知识型或科技型企业都将创新视为企业的灵魂,视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赞成。因为这种观点来自于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我国众多企业创新成果不多,创新投入不足的现实。但经过...

Read more

真正厉害的企业家都是哲学层面的管理企业


小企业靠能人大企业靠组织

 

小企业靠能力、靠能人、靠机遇

 

大企业靠组织、靠文化、靠制度

 

高速增长靠能人,健康成长靠制度和文化。大家看到那些知名的高速增长企业,一般都有一位有能力、有个性、有胆略、运气又好的领导者存在,有他在,实现高速增长就不难;但是一个企业能不能健康持续成长,光靠能力超群的一位领导者甚至一个领导班子就难以保证。首先,仅靠一两个人的能力和决断,不是每次都能让赶上机会。靠个人成功的偶然性较大,甚至可以说成功了是运,不成功是命!

 

其次,领导者抓到机会后,还要靠一个组织来实现,否则也做不成大事。组织建设就需要一...

Read more

从企业文化到企业伦理


  一讲到营销,多数人想到的是卖产品,其实企业可卖和能卖的太多了,可以卖产品、卖技术、卖服务、卖品牌,还可以卖管理、卖标准、卖规则、卖文化等。有伦理的企业在卖什么?又是在怎样卖的呢?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窃以为:弱者自强,强者自律;穷者致富,富者为仁。随着国家电网、华为等众多大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或《商业行为准则》的出台,SA8000认证的增多,企业诚信档案和员工诚信档案的建立等一系列新动向的出现,标志着日益成长的中国企业正在由文化管理上升到伦理管理层次。事实上,这也是国际上优秀大公司所走过的、被证明为切实有效的企业成长道路。据统计,美国有85%、日本有40%以...

Read more

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形式


  有地图者不迷路,有模式者不盲目。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商业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这一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专家的认可。2007年十佳商业模式和十佳未来之星的典型案例,为我们强化了商业模式的理念,同时也使我们感到他们创新商业模式过程的不易。

  通过几年来对一系列成功商业模式的研究,我想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问题。依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一般认为内容比形式重要,本质比现象重要,但在这里,我要唱个反调,我认为商业模式的实现形式比商业模式本身更重要,至少不次要。我们重视商业模式,更要重视商业模式的实现问题。

  以前我们讲概念太多,不大注重...

Read more

企业的象征,文化的借喻


  曾几何时,用一种动物、植物或符号来形象地表达企业文化,成为中国企业的普遍做法,我们不妨将其称为“企业文化的图腾化运动”。比较流行的图腾是动物,比如狼、牛、鹰、鹤、虎、狮、象、龙、羊甚至还有猪。

  企业图腾,是企业希望借助一种动物、植物、人物或其他物件来标志或者象征企业的特性,来比喻企业的文化,反映了企业希望建立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的美好愿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提出的所谓图腾与其说是一种信仰不如说是一种借喻;与其说是为了精神的崇拜,不如说是为了文化的宣贯。企业图腾的信仰意义已经淡化。

  借喻的理由

  那么,为什么有些企业非要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