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文信

朱文信,亦名闻中,70年代出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先后于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学术机构访学,现于中国美术学院社科部工作;主要文章有《梵,吠檀多,瑜伽》(载北京三联《读书》2011年第9期),《全球化时代诸宗教相遇时的一种选择 》(北京三联《读书》2010年第1期),《第二轴心时代的福音书》(北京三联《跨文化对话》第26期),《阿凡达里的东方元素》(《上海书评》2010年3月),《商羯罗的智慧瑜伽》(北京大学《哲学门》第23期)等。 结集作品有《梵·吠檀多·瑜伽》、《愚鲁斋札记》、《精神的黄昏》和《精神的守则》等。

敷文先生郑伯熊


 南宋时候,随着王朝的南迁,永嘉被纳入了临安皇都的中心辐射带,曾长久沉睡的文明潜能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虽然在这以前永嘉已经与许多文化名人诸如谢灵运、陶弘景等人发生过关系,但那毕竟不是本土文化的代表,而且他们爱上的也远非我们的文化,而是我们的山水,仅仅把它作为一个隐遁和避难之所,不过是他们人生途中的一驿而已。直到宋代,我们才拥有了自己的文化代表,尤其是南宋,真正的文化鼎盛期到来了,那是一个哲子诗人辈出的年代,是永嘉文化的黄金期,单单在官修史书中有记载的永嘉文人就达上百人之多。像郑伯熊,郑伯英,薛季宣,戴溪,叶适,永嘉四灵等人,都是一代英杰。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郑伯熊。
 郑...

Read more

人类第一轴心期的普世信息及其问题


 一、轴心时期

 大约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中叶,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全世界出现了一些非凡人物,各自从他们的社会中凸现出来,并宣称重要的新洞见。在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或者《道德经》的匿名著作者)和墨子。在印度有乔答摩即佛陀、耆那教创始人大雄,《奥义书》以及后来的《薄伽梵歌》的作者。在波斯有锁罗亚斯德。在巴勒斯坦有希伯来先知,如阿摩斯、何西阿、耶利米、以塞亚(共有三个以塞亚)和以西结。在希腊有毕达戈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人类思想中这一十分重要的转折期被称为“轴心时期”。如果基督教是以犹太教为前提的,而伊斯兰教是以犹太教...

Read more

一个瑜伽信徒的故事


 有一个瑜伽信徒的故事,他坐在恒河岸边沉思时,看到一只蝎子掉入水中。他用手把它舀起来,却被咬了一口。蝎子又掉入河中。那瑜伽师又把它救起来,又再度被咬。这样的过程又重复了两次,这时一个旁观者问那瑜伽信徒说:“为什么你一直救那只蝎子,而它的报恩只是咬你?”瑜伽信徒回答说:“蝎子的本性就是要咬。瑜伽信徒的本性是,他们要尽其所能来帮助其他的生物。”

Read more

语言的意义——读《蓝天存在吗?》有感



1,语言是创造万有之器,就人的世界而论,语言就是创造,它是人与世界,人与宇宙交往的创造性器具(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它既然是器具,那么必将有被超越的一面,因为器具永远不会是目的)。正因为它是创造性的,于是,绝不能让它停留于单一语言形态便有了足够的根据,——只要是创造性,它必然与丰富性为伍。

 在这里,首先不能停留于硬性的逻辑性语言之中,这种唯一性、非此即彼性使得语言创造的丰富性被稀释(说得明确一点,就是世界的丰富性被稀释),于是,需要各种语言形态来补救。尤其是与之对应的柔软的诗性语言来补救。因为就语言来说,精确性并非其唯一要求,它还有多维性(指层次),丰富性(指意义...

Read more

关于神秘主义


 神秘主义是一个大海,因为它本身就有超理性、超逻辑的倾向,所以受语言的制约也相对较少,地域羁绊也最少,因而它也是最庞大的,所以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神秘主义构成的是同一个海洋。这样就很容易解释库比特的某些倾向为什么会与东方神秘主义思维很接近的原因了,他虽是基督徒,而且是从基督教神秘主义中汲取大量的营养,并一头栽入这个大海;而东方一些思想也是抵达这个大海,两者是从不同的陆地和方位,抵达的是同一个海洋,一是由西边的陆地进去,一是由东边进去,但其品质却非常接近,犹如海水同样是咸的一样,没有了东西之别。

Read more

语言的意义(续)


 任何教义,任何语言,甚至思维都是舟筏,都是运载工具,它们原是为人们渡河而设,非让人固守——是让人活,不是让人死;是提供自由,不是带来捆绑。所以语言的意义不是我们的终点,它的使命是让我们回归到非语言的故乡;正如思维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从思维的伸展中回归到非思维的怀抱一样。所以,我们超越逻辑性仅仅是起点,凭着诗性等柔性语言而带来的丰盛意义也必须被无情卸下并弃去。而语言在弃去逻辑和意义之后所剩下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符号性存在了,它可以以声音和节奏出现,也可以以图像和线条出现,甚至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文字语言,也可以从符号角度去把握。这些就是神秘主义者和那些萨满们所运用的工具,也是伏羲八卦的来...

Read more

2008-11-3读书会记录(闻中)


下了几天的阴湿之雨,今天的杭城总算有了阳光,很好的天,一时众弟子从各方聚集,登楼入室,相悦晤谈。志成师先让思蓉介绍刚译出的保罗•尼特的一篇论文《“我的上帝比你大”》。

思蓉: 保罗·尼特在这篇文章里面表露出急迫之情,认为在当前的世界状况及处境之下,诸宗教需要对一些优越性和绝对性宣称进行重新解释,在宗教意识上实现另一次轴心式转变。作为基督徒,在文章里,他尤其强调需要破除基督教优越性的宣称,认为这种自我优越性的宣称在认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同时在政治上也存在风险,不利于世界和谐。放弃优越性宣称是必须的,原因有三点:1,诸宗教必须共同生存,相互成为好邻居;2,诸宗教必须相互...

Read more

谁来援救我们


由于时间甚多,自由甚少
由于无知甚多,智慧甚少
由于声音甚多,音乐甚少
由于理性甚多,情感甚少
由于逻辑甚多,神话甚少
由于格物甚多,返观甚少
由于黑暗甚多,光明甚少
由于谎言甚多,真理甚少
由于实利者甚多,歌者甚少
神啊,在这精神的黄昏时代,你说说,除了你,还有谁会是我们的援救者?

Read more

当代艺术境遇中书家身份的辨认


——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关于“文人书法”与浙大诸学者的对话
11月15日下午2:30,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艺术楼A幢201室,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会与杭州市唐云艺术馆共同主办了关于“文人书法”的学者对话。除了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以外,对话者还有浙江大学的徐亮教授、胡志毅教授、楼含松副教授和江弱水教授。整个对话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博士生会主席于钟华同学主持。
当前对于“文人书法”的认识,主持人于钟华在对话一开始,就从书法史上的作品承传、建国以后的书法学的设置和文人与人类现实情境的关系等方面指出了三个误区。
 著名学...

Read more

但丁:生命就是伟大的朝圣之旅——读《神曲·序曲》前


但丁:生命就是伟大的朝圣之旅——读《神曲·序曲》前12行

  一
  当人间的美好愿望还没有成为现实的时候,当天堂的理想还停留于圣职买卖的阶段,伟大的诗人但丁已经开始不安了。欧洲大陆的天主教团的整体腐败根本无力将天国的诺言在人间兑现。最优秀的人必然很快醒悟到,抵达理想王国的道路无法由僧侣阶层来引领,而必须由一己的生命来铺就。于是,就有了但丁的灵魂漫游地狱、炼狱,最后抵达光明澄澈的天堂的伟大历程,于是,就有了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史诗之一——《神曲》。这是一条关于灵魂秘密成长和壮大的美好路途,是一条伟大的精神朝圣的路途。
  生命的诞生和澌灭其实只是瞬间的事情,青春成垂暮,红颜变白发不过是翻手覆掌之...

Read more